-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导 言;;时期;;;神农氏尝百草塑像;采集经济;; 新年到来之际,广大农民期盼丰收、吉祥,对联常用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吉祥用语,“五谷”和“六畜”分别指的是什么?;五谷:;六畜:;十二生肖:;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一、农业的起源; 我国古代农业的生产工具随着时代变化有哪些改进?;二、农具的进步;(1)耕作方法:“刀耕火种”先砍伐树焚烧树用做肥料,然后就地挖坑种植农作物。(2)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力低下;二、农具的进步;牛耕图;耦犁;曲辕犁使用示意图;二、农具的进步;灌溉工具的改进;二、农具的进步;筒车比翻车有什么进步?;试从农具进步的角度来说明生产力的进步。
1)从材质方面:石,骨,木---青铜,铁
2)从工艺方面:打制---磨制----冶炼,铸造
3)从牵引动力方面:人力----畜力----自然力
4)从种类变化:单一----多样性;;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都江堰由哪三部分组成?各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能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鱼嘴” 伸入岷江中,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 ; “飞沙堰”,这是都江堰的泄洪排沙设施。夏季水大时,内江的水可以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保证内江灌溉渠免受水灾。 ;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坎儿井示意图;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从中分析自耕农经济有何特点,你如何评价?;“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 ”
白居易《朱陈村》;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迎来,吊死文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分散性)
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除盐铁外,一般不外求(封闭性)
③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落后性)
④自耕农是国家赋税要义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的过分剥削压榨天灾战乱都容易导致破产(脆弱性)
⑤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保守性);评价:
利:①较稳定,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②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
弊:①比较脆弱,难以应付天灾、战乱及苛捐
杂税;
② 自给自足:较少商品交流,阻碍了社会
分工和商品的交流,特别到了近代成为
社会发展的因素。
; 我国古代农业经济有哪些特点?如何理解?;中
国
农
业
经
济
的
特
点; 我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众多文明古国中, 很早就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中国农耕文明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既得益于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也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水利工程的兴建有关。
从耕作方式上看,自春秋自耕农经济出现后,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鉴古知今。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必将有助于实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 当今中国农村人口膨胀,农民生活条件急需提高,如何处理好“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回顾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结合农业发展的现状,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1.精耕细作和现代科学相结合;
2.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特色优势;
3.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4.完善水利设施,政府重视。;活学活用;3.汉代以后,我国农具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 )A.铁农具的使用???? B.牛耕的出现
C.曲辕犁的发明???? D.筒车的发明使用
4.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采取大规模简单协作的生产方式,这是由于(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质生产力赋能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docx VIP
- 博世:以文化为基因,提升领导力 – 博世高潜人才发展与教练文化.pdf VIP
- 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的筛查、评估和诊断指南(2025).pptx VIP
- GBT 29611-2013 生橡胶 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pdf
- NB_T 20160-2021 压水堆核电厂不锈钢水池覆面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2025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电厂)三级安全教育考试题(附含答案).docx VIP
-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施工道路平面图.pdf VIP
- 2015办公用品采购表申请表做办公用品采购流程.doc VIP
- 例谈基于语篇分析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