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课件 PPT.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教学要求】掌握腹外疝、腹股沟疝、腹股沟斜疝的定义;掌握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熟悉腹外疝的病因、临床分类、腹股沟疝的处理原则了解腹股沟区的解剖概要、直疝三角的解剖要点了解其他腹外疝第一节 概述一、基本概念 体内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的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称为疝。疝 腹外疝腹外疝是由腹腔内某一脏器或组织连同壁层腹膜,经腹壁的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是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二、病因1、 腹壁强度降低 → 是疝发生的基础 (1)先天性: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如股管、脐环、腹股沟管; 腹白线发育不全;(2)后天性: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 瘢痕、感染、神经损伤、老年久病、肥胖2、 腹内压增高 → 是疝发生的诱发因素 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妊娠、腹水、举重等注意:腹壁强度正常时,腹内压增高,则不致发生疝三、病理生理典型腹外疝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四部分组成。疝环:疝突向体表的门户疝囊:壁层腹膜经疝环向外突出的囊状结构疝内容物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小肠、大网膜疝外被盖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若腹内脏器成为疝囊壁的一部分时,称滑动性疝四、分类(可复程度、血供情况)易复性疝 在病人站立、行走或腹内压增高时突出,平卧。休息或用手向腹腔推送时疝内容物特别容易回纳(最常见) 不能或不能完全回纳,不引起严重症状 (大网膜)疝门小,压力高时,疝内容物向外突出,疝门收缩,疝内容物被卡住,不能还纳(静脉血流淤阻)不能回纳,出现动脉血运障碍难复性疝嵌顿性疝 绞窄性疝 发病机制及分类1、可复性疝当病人站立或腹内压增高时,疝内容物进入疝囊。平卧或用手推送疝块时,疝内容物特别容易回纳腹腔,称可复性疝,临床上最为常见。发病机制及分类2、难复性疝病程较长,疝内容物与腹壁发生粘连,致使内容物不能完全回纳腹腔,称为难复性疝,其内容物大多数是大网膜。发病机制及分类 3、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当腹内压力骤然升高时,较多的疝内容物强烈扩张疝环而进入疝囊,并随即被弹性回缩的疝环卡住,使疝内容物不能回纳腹腔,此时的疝就是嵌顿性疝。若嵌顿时间过久,疝内容物发生缺血坏死时,称为绞窄性疝 。绞窄性斜疝:术中见疝内容物为小肠,肠管色泽变黑、变暗,蠕动减弱,系膜血管博动消失,肠管已发生血供障碍。第二节 腹股沟疝一、基本概念二、腹股沟区的解剖概要三、腹股沟斜疝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四、腹股沟直疝的病因及临床表现五、两者的鉴别六、辅助检查七、处理原则八、护理措施九、健康教育一、基本概念腹股沟疝包括腹股沟斜疝(最多见)和腹股沟直疝。腹股沟斜疝指疝内容物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过腹股沟管浅环(外环),可进入阴囊,称为腹股沟斜疝。 占腹外疝之90%。腹股沟直疝指疝内容物由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截了当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也不进入阴囊。以老年男性多见。 二、解剖概要1、腹股沟区:位于下腹部前外侧壁、左右各一的三角形区域内界:腹直肌外缘上界: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的水平线下界:腹股沟韧带 二、解剖概要——直疝三角直疝三角内边:腹直肌外缘外边:腹壁下动脉底边:腹股沟韧带三、腹股沟斜疝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1 、病因:(1)先天因性素 :睾丸位于腹膜后L 2-3旁 下降 鞘突下段成为睾丸固有鞘膜 鞘突未闭即成疝囊(2)后天性因素:腹股沟区解剖缺损、腹壁肌或筋膜发育不全病因腹股沟斜疝先天性解剖异常(鞘突不闭锁或闭锁不完全)后天性腹壁薄弱或缺损腹股沟直疝直疝三角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且腹横筋膜较周围部分薄睾丸下降与鞘膜的形成三、腹股沟斜疝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2、临床表现(1)易复性斜疝: a、 可回纳肿块(常在腹内压增高时出现),偶有胀痛 b、 检查:手按浅环→病人咳嗽→膨胀冲击感手指紧压深环→让病人起立、咳嗽→疝块并不出现→一旦移去手指→疝块由外上向内下突出(2)难复性斜疝:难回纳肿块,胀痛(3)嵌顿性疝:腹内压骤增时 a、肿块不能回纳,明显疼痛,如为肠管→机械性肠梗阻 b、 检查:肿块紧张发硬,明显触痛(4)绞窄性疝:临床症状多较严重,可发生脓毒症四、腹股沟直疝的病因及临床表现1、病因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且腹横筋膜又比周围部分为薄 2、临床表现 不伴疼痛或其他症状 半球形肿块 极少发生嵌顿五、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的鉴别鉴别点斜疝直疝发病年龄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多见于老年人突出途径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疝块外形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半球形,基底宽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疝块不再突出疝块仍可突出精索与疝囊的关系精索在疝囊的后方精索在疝囊前外方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疝囊颈在腹壁

文档评论(0)

189****0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