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语文教学管理论文_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媒体语文教学管理论文 【论文摘要】语文教材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美育作用,但是小学生阅历浅,知识面不够宽广,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因而对审美对象的鉴赏能力较差,对课本中蕴涵的美很难准确地把握和感受,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将这些美的因素更为直接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让他们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之,从而受到美的陶冶,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关键词】巧用多媒体审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认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会孩子能看到和感受到美,而待他们有了这些能力后,则要教会他们保持心灵的赞美之情和善良之意。”语文教材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美育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和评价美的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多媒体教学手段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审美能力的补足。它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最大程度地还原作品的本来面目,将文字转化为直观的形象,使学生接收更多的信息。在语文课本中包含了人格美、自然美、音乐美、语言美、结构美等因素,但是小学生阅历浅,知识面不够宽广,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因而对审美对象的鉴赏能力较差,对课本中蕴涵的美很难准确地把握和感受,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将这些美的因素更为直接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让他们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之,从而受到美的陶冶,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一、巧用多媒体挖掘人物形象品格美。 语文课本中所塑造的优秀人物形象是人们学习的宝贵财富,他们的思想品质、崇高精神对人民的思想起着净化作用,通过他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质与可贵精神,是语文课审美渗透的首要内容。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学生可以通过再现的英雄楷模的先进事迹,切身感受到他们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品格美。如我在教学《丰碑》一课时,这是一篇传统课文。长征离现在年代久远,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很陌生,要让学生体会挖掘人物形象和品格的美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和关键。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脑以学生最喜爱的形式——影像展示给他们。课前,我首先从别的媒体上扫描、剪辑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影像,再调集声、光、色等现代化科技手段,融音乐、声响为一体。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大雪纷飞的场景,配上狂风呼啸的声音,画面上出现了军需处长衣着单薄,左手夹着熄灭的香烟,右手指着前方的英雄形象。利用多媒体创设了情境,使文中人物形象真实地进入到学生的情感领域。当我在《英雄赞歌》的伴奏音乐中,声情并貌地朗诵完军需处长牺牲的那段文字后,学生们早已泣不成声,泪流满面了。此处无声胜有声,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形象立刻浮现在眼前,学生对军需处长的崇敬感情油然而生。学生这种情感的爆发,正是由于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唤起了他们潜在的审美情感,他们被英雄人物伟大的人格力量所震撼。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很自然地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 二、巧用多媒体领略祖国山河自然美。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写景状物的优美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对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古朴的民族建筑、悠久的历史文化等方面,作了深刻细腻的描述:河塘月色的恬静幽美,香山红叶的绚丽灿烂,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等,无不显现出大自然的迷人姿容和人类文明所造就的奇伟景象。可是由于大多数学生未能亲眼目睹所写的美景,只能从课本文字的表示描述和插图中略知一二,而这些均不能直观地、动态地再现景物的自然美。因此,在教学中就可以凭借多媒体电脑无比强大的功能,跨越时间和空间,带领学生在课堂内,任意浏览,欣赏各地自然风光,真切感受,直觉体验自然美。如《苏州园林》一课,作者用严密、概括的语言,从一个观赏者的角度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总特点,又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勾画出具有自然之趣的亭台轩榭、重峦叠嶂的假山、入画的池塘和俯仰生姿的花草树木,就连角落的装饰、门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的工夫都是别具匠心,真是处处入画。但学生没有亲临过、浏览过,就无从体会出其中的美来。这时,就可以利用录像,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的图像,把学生一下子带到生动、具体的“山”和“水”的直观画面上来。通过演示全景、远景、近景、特写等,在配以轻柔、悠扬的背景音乐,学生就必然陶醉在美妙的自然风光中,真正感受到苏州园林确实处处给人“如在画图中”的感觉,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又如教《桂林山水》,在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时,配一段富于地方民俗特点的广西民歌作背景音乐,大屏幕同时放出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桂林山水风景画,不仅有语言信号,还有形、声、色、光等信号,并通过调控实现有目的的反复感知。学生

文档评论(0)

天星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2242001000034
认证主体四川龙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ADW1H0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