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叶性肺炎治疗论文
1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咳喘”“风温”“肺炎喘嗽”“胸痛”“肺痈”等范畴。常见诱因有受凉、劳累或淋雨等。本病病机为外邪犯肺,肺气郁闭,肺热熏蒸,炼液灼津成痰,痰热阻肺,郁结胸中,壅塞气道,痰气交阻,肺失宣降,气血运行不畅,血瘀阻络所致[1]。
西医认为本病可有多种细菌引起,既往绝大多数为肺炎链球菌,但近年发现其他致病菌(如支原体)也有增多趋势[2]。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亦可治病。肺炎链球菌及支原体为口腔及鼻咽部的正常寄生菌群,若呼吸道的排菌自净功能及机体的抵抗力正常时,不引发肺炎。当机体受寒、过度疲劳、醉酒、感冒、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使呼吸道防御功能被削弱,细菌侵入肺泡通过变态反应使肺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浆液及纤维素渗出,富含蛋白的渗出物中细菌迅速繁殖,并通过肺泡间孔或呼吸细支气管向邻近肺组织蔓延,波及一个肺段或整个肺叶。大叶间的蔓延系带菌的渗出液经叶支气管播散所致。在本院2009年3,4月份收治的19例患儿中,支原体弱阳性8例,支原体阳性1例,衣原体弱阳性1例,余病原学阴性。痰培养7例,光滑念珠菌1例,阴性6例。血培养4例,肺炎链球菌2例,阴性2例。
2辨期分治
2.1充血期(病理上的渗出期)本期主要表现为发热,热重寒轻或寒热并重或寒重热轻,咳嗽,咯吐黄痰或少量白色黏痰,口渴咽红,舌质偏红或淡,苔薄黄或白,脉浮数或紧。起病急,病程短。X射线片示两肺纹理增粗,或肺野透亮度减低,病变区出现极淡的小片状云雾阴影,密度略低或密度稍高模糊影[3]。此期双肺听诊呼吸音模糊,或可闻及细湿啰音,多有双肺呼吸音不对称。此期运用中医药治疗可达到良好的疗效,若积极口服中药大多都能痊愈。中药以清肺解毒为治则,方以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方药如下:麻杏石甘汤以清热化痰,宣肺止咳,鱼腥草、桑白皮、大青叶以加大清肺之功;苇茎、公英、金荞麦、金牛根以解毒排脓;桃仁、丹参、红花以活血化瘀;使肺气通经络畅,则邪随其去。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加用炒莱菔子、枳壳理气通腑;僵蚕、蝉蜕升降肺气,若兼有表症,配合辛温或辛凉解表中药。
2.2实变期(病理上的红色肝样变和灰色肝样变期)本期主要表现为精神欠佳,持续高热,咳嗽重浊剧烈,痰多色黄,或咯铁锈色痰,烦躁,胸痛,喘促憋闷,口唇发绀,或颜面青紫,舌质红绛,或生芒刺,苔少而光,脉滑数或细数。X射线表现:肺叶或肺段广泛一致密度增高影[3],可有胸膜增厚或胸膜黏连,或肺不张,双肺上中下叶均多见。双肺听诊可闻及中细湿啰音,呼吸音不对称,部分患者可有胸膜摩擦音,叩诊可有胸水。中医以清肺化痰、活血化瘀解毒为治则,方以桑白皮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方药如下:鱼腥草、桑白皮、黄芩、公英、苇茎、连翘、大青叶、金荞麦,金牛根,以清肺祛邪解毒;桃仁、红花、薏苡仁、当归、茜草、丹参活血化瘀;紫苑、冬花、炙枇杷叶、川贝、陈皮、半夏等化痰止咳;地龙、僵蚕、蝉蜕等定喘止咳。诸药配伍肺热得清,痰浊得化,瘀血得通,逆气得降,肺络通畅而达到热退、咳止、痰消等目的。此期病情变化较快应随时监测病情,必要时住院治疗,加用抗感染等西医治疗(根据痰培养或血培养选择敏感药物),配合理疗,效果更加。
2.3恢复期(病理上的恢复期)本期患者多是正气已虚,毒邪留恋。患儿热退,咳止,少气乏力,面色微黄或少华,舌淡少苔,或舌面乏津。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叩诊无胸水。经过合理用药,病变吸收密度逐渐减低,可呈散在的斑片状云絮状淡薄模糊阴影、条索状影或进一步完全吸收[3],与原片比较明显好转,伴有胸水者明显减少或消失,胸膜炎明显好转或痊愈。中医以滋阴清热,活血化瘀为则,以麦门冬汤合六君子汤加减:南北沙参、太子参以益气养阴;地骨皮、桑白皮、鱼腥草清肺余热;紫菀、冬花、炙枇杷叶以止咳清肺余痰;云苓皮、炒苍术以健脾化痰以清余邪;丹参、桃仁、红花、茜草以活血化瘀通络;僵蚕、蝉蜕以升降肺气;总之余邪得清,肺阴得养,肺气得降,经络得通,病情得愈。
3体会
近年的儿童大叶性肺炎,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表现不典型,易合并胸水及胸膜炎等,尤其今年的表现极不典型,很容易误诊。
诊断上依据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但极少咯铁锈色痰)、胸痛等,X射线表现(两肺纹理增粗或肺野透亮度减低,病变区出现极淡的云雾阴影,密度略低或密度稍高模糊影,或大片实变影),以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病原学、痰培养、血培养等)。由于儿科特点,在患病的相同时间不同患儿可存在不同的病理过程,故X射线尤其CT检查十分重要,这可以检测出肺炎早期的病变并与其他疾病相鉴别,成为本病早期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4]。
中医药治疗大叶性肺炎疗效显著,以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