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第五课时《礼治秩序》《无讼》导学案
一、分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乡土社会礼治秩序的系列表象及其根源。2.意识到两章与前章的关系。二、课堂探究1.“礼治”“法治”的根本差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礼治秩序》第8段,为“礼”作一名词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礼治秩序》11-13段,简洁地指出中国乡村社会崇尚“礼治”的根源。这个根源来自于前章《__________》,第_____段。4.以下对“无讼”理解不恰当的是_____A.人们觉得有了矛盾要打官司是可耻的,排斥讼事。B.大多数人服膺传统,乡村一般不会有讼事。C.讼事实则是中教育过程,“无讼”意味着人民无需教育,是理想状态。D.相对于法治秩序所带来的坏处,还是原本“无讼”的乡土社会更好。第六课时《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名实的分离》一、分课时学习目标理解乡土社会统治权力的表现特征。二、知识准备1.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帝尧在位的时候,他率领许姓部落活在今天的行唐县许由村一带活动,见到了贤人许由,便想传位于许由。许由认为这是对他的一种羞辱,便到颍水河洗他的耳朵。2.务光古代隐士。根据《庄子让王》的记载,汤伐桀前,曾请务光出谋划策,但是务光认为这不是他应该做的事,拒绝参与。汤请他推荐其他人,他也拒绝回答。汤建立商朝后,想让位给务光,务光推辞不受,并且因为觉得羞耻,负石而自沉于庐水。三、课堂探究(一)填空1.“长老统治”与“同意权力”的差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横暴权力”的差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长老统治”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本质上是一种_______权力的体现。(二)阅读《名实的分离》,完成下列名词解释。1.社会继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社会变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时势权力4.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七课时《血缘和地缘》《从欲望到需要》一、分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两组概念的基本区分,能够用简明的语言表达。2.了解与两组概念相关的一些术语的含义二、知识准备1.Malinowski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生于波兰,卒于美国。1908年以全奥地利最优等成绩获得物理学和数学博士学位。马林诺夫斯基最大的贡献在於他提出了新的民族志写作方法。从马林诺夫斯基起,几乎所有的人类学家都必需到自己研究的文化部落住上一年半载,并实地参与聚落的生活,使用当地的语言甚至和土著建立友谊。而这些,都为了完成一份马林诺夫斯基式的民族志纪录。2.孙末楠WilliamGrahamSumner(1840-1910),美国社会学家,曾在燕京大学任教。他的著作《Folkways》(《民俗》)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观点,例如,他认为风俗和道德源于对饥饿、性、虚荣心和恐惧的本能反应;强调民间习俗的不合理性等。 三、课堂探究(一)《血缘和地缘》1.血缘社会的基础,就是上章所讨论的“__________”。2.阅读《血缘和地缘》第1段,给“血缘”作一名词解释。3.阅读《血缘和地缘》2-6段,简述血缘社会的特点。4.阅读《血缘和地缘》13-16段,简述中国乡土社会不容易产生商业的原因。(二)《从欲望到需要》5.阅读《从欲望到需要》第2-4段,完成“欲望”的名词解释。6.阅读《从欲望到需要》第8段,认为任何动物的差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从欲望到需要》第12段,并参考8-11段,回答“欲望”和“需要”的具体差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我与地坛》优质课教案.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我与地坛》优质课学案.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归园田居(其一)》学案.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我与地坛》导学案.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6.《赤壁赋》优秀导学案.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乡土中国》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高中必修(上)第七单元《故都的秋》简明学案.docx
- 统编版高中必修(上)第七单元《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高中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docx
- 统编版高中必修(上)《故都的秋》学案.docx
-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第三课时《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导学案.docx
-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第一课时《乡土本色》导学案.docx
-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社会》导读.docx
-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导学案.docx
-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上图书馆》优质课教案.docx
-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琵琶行》导学案(教师版).docx
-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必修(下)《齐桓晋文之事》名师导学案.docx
-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必修(下)《齐桓晋文之事》预习学案设计.docx
-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必修(上)第四单元《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必修(上)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参赛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