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空调的使用与维护 7.1 汽车空调常用工具设备的使用 7.2 汽车空调的使用 7.3 汽车空调的维护保养及基本操作 学习目标 (1) 了解维修设备工具的作用和操作方法。 (2) 了解汽车空调的使用注意事项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3) 掌握汽车空调维护保养的基本内容。 (4) 掌握汽车空调维护保养时的基本操作技能。 §7.1 汽车空调常用工具设备的使用 进行汽车空调保养检查,维修保养时需要掌握配套的专用工具与设备,才能准确而迅速地进行相关作业,提高工作质量。 1. 通用工具 主要有各种扳手、起子、锉刀,各种钳子、榔头、钢锯等。 2. 常用设备 主要有万用表、电烙铁、喷灯、焊割设备、手电钻等。 3. 专用工具及专用设备 汽车空调专用成套维修工具 1—歧管压力表组(包括A-C);2—加注软管(红色);3—加注软管(绿色);4—加注软管(蓝色)5—漏气检漏仪(含D);6—储气瓶;7—管夹;8—制冷剂管割刀;9—扩口工具;10—检修阀扳手 11—制冷剂罐加注阀;12—加注软管衬垫;13—检修阀衬垫;14—工具箱; A—低压表;B—高压表;C—压力表座;D—反应板;E—绞刀;F—刀片 §7.2 汽车空调的使用 7.2.1汽车空调使用的注意事项 1. 确保系统中不混入水汽、空气和脏物 如果空气、水汽和脏物混入制冷系统,不仅会影响制冷效率,有时会使制冷设备损坏。 §7.2 汽车空调的使用 2. 防止腐蚀 要防止制冷装置生锈及化学变化的侵蚀,这些现象会使气门、活塞、活塞环、轴承等受到腐蚀,若遇到了高温、高压,腐蚀会加剧。 3. 防止高温高压 在正常的运转情况下,压缩机的温度是不会高的。 4. 保护好控制系统 制冷系统中的风管、控制风向的阀门、电磁离合器等,每一零部件的失灵,都会影响制冷装置的正常运转。所以控制系统的风管、开关等部件,都要保护好,才能使制冷装置正常工作。 §7.2 汽车空调的使用 7.2.2 汽车空调的正确使用 1. 非独立式室调的正确使用 对于非独立式汽车空调(指汽车发动机带动压缩机的空调系统),其操作使用比较方便,但能否正确使用,将对机组的空调性能及寿命、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及功耗都会有较大的影响。 2. 独立式空调的正确使用 对于安装独立式空调(指带有辅助发动机带动压缩机的空调装置)的汽车,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启动和运行空调,因这类空调通过遥控装置控制辅助发动机的启动和运行,启动方法要比非独立式空调复杂。 §7.3 汽车空调的维护保养及基本操作 7.3.1 概述 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的维护保养。即使天气较冷不需要空调,也应每两周启动压缩机工作5min。这样不仅可以防止轴封干枯,降低密封作用,也不易产生“冷焊”现象。因为压缩机在长期不运转的情况下,压缩机的轴封、衬垫之类零件易变干和发硬,易开裂。再投入运行后易致使制冷剂泄漏。同时,压缩机的主要零件,如活塞与汽缸、曲轴与轴承等,都需要润滑油进行润滑。若压缩机长期不运行,这些零件摩擦表面的润滑油会变干,或者润滑油会把零件粘在一起。倘若将来压缩机零件再运动,开始阶段就会润滑不足或没有润滑,容易损坏压缩机的主要零部件。 §7.3 汽车空调的维护保养及基本操作 7.3.2 维护操作基本注意事项 (1) 保证作业环境的清洁、通风、防潮和防火,防止在拆装时灰尘、杂质、水分或污物进入到管路中。 (2) 保存和搬运制冷剂钢瓶时,应按要求存放;严禁对制冷剂瓶直接加热或放在40℃以上的水中加热。 (3) 更换空调系统部件时,必须补充冷冻机油,具体要求应参照有关车型的维修手册。给压缩机补充冷冻机油时,请务必使用指定牌号的冷冻机油,切勿使用混合牌号或普通的发动机机油,对某些特殊型号的压缩机来说,更应注意机油的牌号。 (4) 在拆卸制冷剂管路或填充制冷剂时,切勿接近面部,最好戴上安全护目眼镜或者保护头盔。 §7.3 汽车空调的维护保养及基本操作 (5) 拆卸管道时,应立即将管道或接头堵住,以免潮气、灰尘、杂质混入制冷剂管道,严禁用嘴或未经过干燥的压缩空气去吹制冷管道和零件。 (6) 拧紧或拧松制冷管路接头时,必须用两个开口扳手,并按规定的力矩拧紧。对用O形密封圈的接头力矩要按照维修手册来装配。 (7) 连接压力歧管表软管时,应注意压力歧管表软管和压力表组歧管阀的正确对应连接,以及高、低压力表所对应的压缩机进出阀接头的正确连接。连接制冷剂管道时,应在O形密封圈上涂一点与该系统兼容的冷冻机油。 (8) 从压缩机进出软管拆卸仪表软管时,必须快速、敏捷;拆卸高压软管时,要等压缩机停止工作(约几分钟),待高压压力降低后再进行。预先做好手部保护以免被液态制冷剂冻伤和被发动机舱内的炽热烫伤。 §7.3 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