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方案
一、路基标准横断面
(一)挖方区路基标准横断面
结合环保与景观设计理念,在常规设计的基础上,考虑土石方挖填平衡,尽量采用路堑取土,挖方边坡采用较缓坡率,对挖方区段设计了三种路基标准横断面
1.对于小于10m的浅挖路段坡率一般放缓至1:1.5,碎落台宽度(含暗埋式边沟)采用5.7m,并换填30cm种植土,植草绿化,边沟为加盖板的浅蝶形暗沟。具体尺寸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一)》。
2.对于挖深大于10m小于20m时,自下向上每8m设一平台,平台宽为2m,坡率放缓至1:1.0~1.5,底部碎落台宽度(含暗埋式边沟)一般为3.6m,换填30cm种植土,植草绿化,边沟为加盖板的浅蝶形暗沟。若局部路段存在较大弃方量,则考虑按常规设计,碎落台宽缩至2m,边沟改为0.6m常规边沟。具体尺寸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一)》。
3.对于少量边坡高度大于20m的深挖路堑段,底部碎落台宽度采用常规值2m,边沟为非埋置式明沟,边坡自下向上每10m一级设一平台,平台宽2m,边坡坡率视土(石)质情况及边坡稳定计算结果而定。土质挖方边坡可根据土的含水量及密实程度采用坡率1:1.0~1:1.5。石质挖方边坡坡率根据岩性和风化程度按下表1选定。具体尺寸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一)》。
(二)填方区路基标准横断面
1.路基宽度,各分部尺寸同常规设计。具体尺寸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一)》。
2.在有弃方路段,宜考虑放缓边坡坡率增加稳定性,并消化弃方。
表一 边坡坡率建议值
岩性
风化程度
坡率
花岗岩、混合花岗岩、粉砂岩、细砂岩及砾岩等
微风化
1:0.5
弱风化
1:0.5~1:0.75
强风化
1:1~1:1.25
全风化
1:25~1:1.5
泥岩、页岩、片岩等软质岩石
微风化、弱风化
1:1.0
强风化
1:1.25
全风化
1:1.5
二、考虑环保景观因素的路基设计
(一)路基填挖 路基填挖工程量,及填方高度、挖方深度、挖方边坡高度,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工程投资和环保景观,应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挖方深度(路中)大于30米或挖方边坡高度大于1.6倍的路基宽度值的,应考虑深路堑与短隧道的方案比选,综合选定。 (二)边坡坡率 边坡坡率应灵活自然、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不宜采用单一坡度,以减少人工痕迹(同时也为植被防护创造条件,避免多年后光亮的圬工防护坡面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形成强烈反差)。力争经过几年生态恢复,边坡外形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看不出明显开挖(填筑)痕迹。 山区挖方边坡的坡脚、坡顶,应取消折角,采用贴切自然的圆弧过渡;低填路段应尽量将边坡放缓,与原地貌融为一体,形成缓冲带,可具美化环境、提高行车安全的功能。 (三)路基排水工程 路基排水工程设置应系统完整,敏感路段,如沿溪线等排水系统应自成体系,有条件地段应设置在视线之外。排水工程外观线形应流畅美观。 (1)排水工程断面类型选择 排水工程断面有矩形、梯形、浅碟形和漫流等多种,类型选择应从安全、视觉效果及与周围环境协调角度综合考虑。 从安全和视觉效果角度,一般认为,矩形边沟加盖板型式对于汇水面积较大的挖方路基边沟(与狭长的路基及高陡边坡配合)、与之相接的填方路基排水沟、沿街路段、设置有内挡结构的挖方路基内侧等段的适应性较好,可具有路基视觉增宽、防止车轮卡陷和边坡碎落堵塞等功能。 从安全和景观角度,浅碟式排水沟(边沟)或放缓边坡漫流排水型式对于地形平坦、纵坡平缓的低填、浅挖路段适应性较好。排水沟(边沟)可与原地面舒缓自然衔接,克服沿路基边缘设置规则深排水沟所带来的行车不安全隐患,同时形成流畅优美的视觉效果。 高填路段因排水工程已处于视线之外,断面型式可灵活选择。 (2)排水工程防护类型选择 排水工程防护类型主要有圬工砌护、植被防护和土质三种。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表面植被防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采用圬工砌护虽然防止水流冲刷功能强,但显生硬不美观,与环境适应性差;土质边沟主要为与宽敞的填挖方边坡相协调,适用于无较大汇水面积的挖方路基两侧及与挖方边沟连接的填方路基外侧;植被防护若运用得当,可适用于各自然条件下路段,其兼具防止水流冲刷及生物过滤作用,减轻敏感水域的水质恶化。 (四)路基防护工程 防护工程是山岭区常见结构物。在自然环境中, 高大混凝土或浆砌工程结构尤显突兀,应尽量避免。在岩土结构稳定,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以选择刚性结构与柔性结构相结合,多层防护与生态植被防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边坡治理为优。 上边坡切忌采用高挡墙、进行大段落防护,可以不设挡墙的一定不设。对于自然裸露的稳定岩体(如独石),只要对行车没有影响,可不作任何处理(其本身可构成风景)。对于地表土体裸露、无法绿化,但地质结构基本稳定,对路基及行车安全不构成威胁的边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慧水务中智慧水厂建设的探讨(29页 PPT).pptx VIP
- 8《黄山奇石》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音频).ppt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高级医学英语(首都医大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pdf VIP
- 202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业“十五五”发展规划.docx
-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电气专业解读PPT.pptx VIP
- 发现-研究-反思-改进-总结——行动研究的一般过程.ppt VIP
- 迅达电梯3300电气原理图纸(中文精简版).pdf
- 国企混改合资协议书.docx VIP
- S7-200-SMART-PID-Control专题培训课件.pptx VIP
- 苏 J9501 工程做法-标准图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