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问题制约我国汽车工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docx

六大问题制约我国汽车工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六大问题制约我国汽车工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 ? ? ? ? ? ? ? ? ? ? ? ? ? ? ? ? 提示: 中国汽车产业经过五十多年的成长,2004年产、销量排名已分别列为全球第四和第三,成为世界公认的汽车工业大国,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至今并未成为汽车工业强国。今年9月,湖南大学受国家科技部委托对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分析,提出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创新能力提高的问题与障碍。   1. 政策引导与支持不够   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低的主要原因是产业政策引导不力和支持不够的结果。改革开放伊始,采取的鼓励合资合作的政策,早已不适应今天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但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另一方面,政策上的“扶洋抑己”使本来处于弱势的内资企业的生存环境极为艰难,如我国现行税制中,国有汽车企业和内资汽车企业的所得税为33%,而合资企业只有17%。政府在给予外资税收、土地等“超国民待遇”的同时,对内资企业的扶持几乎为零。   2. 自主品牌的建设问题   汽车自主品牌是进行自主创新的载体,但目前我国大多数汽车自主品牌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国际竞争力。特别是有些大型汽车企业在合资合作中,甚至放弃了原有品牌建设平台。   3. 国家自主开发体系问题   由于国内汽车技术力量及资源分散,故集各方优势资源共建自主开发科技创新体系,是提高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我国政府对这种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以致没有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大国优势,使企业自主开发效率过低,成本过高。   4. 研发经费与人才不足   我国汽车企业每年用于研发的费用只占销售额的1%,甚至更少,而国外汽车企业一般占到3%~5%。如美国 通用汽车公司每年用于开发新品种的经费高达50亿~60亿美元,而我国汽车产业一年总的开发经费才20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无论是从研发经费的投入比率还是从总量来看,我国与美、日、韩等国家都无法相提并论。   此外,我国汽车行业研发人才短缺问题比较严重,以一汽为例,其技术开发人员只占总职工人数的2.6%,而日本丰田公司占到9.8%。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研发人才短缺问题将日趋突出。   5. 汽车零部件发展滞后   汽车产业与汽车零部件的创新能力密切相关。我国汽车零部件技术基础较差,长期投资严重不足,滞后于整车的发展。如“七五”至“九五”期间汽车零部件与整车投入的比率仅为23.0%、27.8%和27.3%。此外,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开发能力弱严重制约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尤其是跨国公司一直控制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零部件的采购,使具有核心技术的零部件一直从国外进口,且进口价格远远高出国际市场价格。   6. 谨小慎微、不敢“下水”实践   目前,由于汽车产品开发活动缺少数据库支持,设计、工艺、制造数据库集成度不够,造成大型合资企业中的汽车工程师们在进行产品结构、工艺和材料改进时谨小慎微,轻易不敢对原有产品进行改变,不敢“下水”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对国外技术的过分依赖。   我们只有理性地分析汽车产业现状,并采取措施跨越障碍,加速提高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强国之梦的日子才会越来越近。 提示: ? -全文完-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