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师成长的三个关键词
何谓名师?名师即知名度高的教师,工作出色,教育 效果好,为同仁所熟知,为学生所欢迎,为社会所认可,有 相当的名气和威望。怎样才能成长为一位名师呢?我认为至 少需要学会三个关键词:阅读、反思、合作。
一、阅读:名师成长的“奠基石”
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说: “勤于学习,充
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 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 从最基础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 ”苏霍姆林斯基在担
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时,就规定教师必须读一些教育名著, 他说:“读书、读书、再读书一一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 品质所要求的。”读书的过程就是终身学习的过程,就是提 升自身思想的过程。丰富渊博的知识是一个教师可持续发展 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要积淀自己的教育思想,必须系统 地读一些经典的书籍,这样才可能使自己的思想或理念逐步 清晰起来,并形成自己独立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框架。
怎么读?所谓“生有涯而知无涯”,教师在繁忙的工作
中,一定要学会“研究式”地读书,带着目的和问题去读书, 学会做读书笔记。徐特立曾经说过: “不动笔墨不读书。 ”你 通过写读书笔记, 头脑中模糊的东西、 零乱的东西就会清晰、 有条理起来,你的思维就会向纵深方面发展。鲁迅也说过: “无论做什么事,如果连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 者。”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强调: “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 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 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块块都变成 黄金。 清代著名小品文作家张潮在其 《幽梦影》 中提到:“少 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 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 ”张潮讲读 书的积累,一是材料,一是阅历,这一观点与歌德所论有异 曲同工之妙。文学巨匠所论及的积累同样适用于读书,教师 读书当然也不例外。读写结合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思考、 积淀研究成果的过程。
二、反思:名师成长的“催化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 验+反思 =成长”。赞可夫指出: “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 己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 ”正 所谓,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 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 是区分普通教师与名师的重要标准之一。要成为名师,就必
须学会反思
教学反思的方法和注意之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怀疑处反思。从怀疑处寻求问题,至少产生两 个角度以上的思考。女口,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 从“是”
与“否”两个角度,还可以得出怎样“更科学” ,怎样才能
避免“不科学”等举一反三的思考。
第二,从转换立场处反思。一个教学细节,从教师、学 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也会不同,细究之,从学生的不同层次 来看也是如此。因此,反思中,要有机地寻求转换立场,多 角度来“包围”反思主题,才能增强反思的深度与客观性。
第三,从联系对比处反思。对比体现差异,联系体现衔 接,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许 多新的问题。
第四,从事物本质处反思。哲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心 理学、教育学是教育工作的基础。 要学会做更深层次的反思, 就必须掌握哲学原理,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才能使反 思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才能提高反思的含金量。
第五,注意反思的“落脚点”。一线教师大都处于实践 研究层面,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己的长处, 找准反思的落脚点。 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 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 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通过一番自我反思,明确自己反思 的目标、方向;其次要有结合实际教育资源的意识,如社区 和学校环境、办学条件与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 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第六,注意反思的“系统化”。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 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 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 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 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统组 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 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 教书育人的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们能时刻反思学生的成长过程, 那我们看到的将不再是一群学生,而是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生 命。反思教育事件与过程,每一次感动、每一个遗憾、每一 个谜团……都将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丰富;反思教学的每 一个环节,我们的教学方法将不断被改进,教学艺术将不断 成熟。
“思考着往前走”,是名师成长的写照,也是名师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