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经济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理论.pptx

凯恩斯经济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理论.ppt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 凯恩斯学派的人口经济理论1,凯恩斯的过剩人口理论2,《通论》中的人口经济理论3,人口减少的经济后果4,汉森的人口经济理论1.1 凯恩斯的生平著作1,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年)生于剑桥。其父曾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母亲曾任剑桥市长。19岁考入剑桥大学攻读数学,后来转向政治学和经济学,深受马歇尔经济学的影响。23岁大学毕业后到印度任职,1908年回剑桥大学讲授经济学原理、货币理论,并兼任英国皇家学院研究员和皇家经济学会所办的《经济学》杂志主编。以后还担任若干行政职务,如1941年任英格兰银行总裁。2,凯恩斯一生著作很多,其中涉及人口问题论述的包括:《和平的经济后果》(1919),《一个经济学家的人口观》(1922), 1930年发表了 《人口与节育》、《我们孙辈们的经济可能性》、《货币论》等论文和著作,1933年发表了《罗伯特.马尔萨斯——剑桥第一个经济学家》,1936年发表了传世巨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7年发表了《人口减少的经济后果》1.2凯恩斯早期的过剩人口思想1,1930年以前,凯恩斯基本追随马尔萨斯的过剩人口理论,认为人口增长过快将会阻碍经济发展。在1919年发表的《和平的经济后果》一书中,他认为一战以后欧洲和北美的人口增长给这些地区的未来经济发展投下了阴影,认为马尔萨斯的“过剩人口的魔鬼”又重新出现在欧美人们面前。他以德国为例,德国1870年有4000万人口,到1892年增加至5000万人口,1914年达6800万人口。德国人口大量增加是由于经济从农业经济向近代工业经济过渡导致的,但是人口增长过快给德国经济发展设置了障碍。2,一战后,奥匈帝国作为追随德国的战败国被要求赔款。凯恩斯从人口方面分析潜在的赔款风险。1890年奥地利、匈牙利人口4000万,到1913年达到5000万,如此众多的人口密集居住在狭小的领土范围内,如果要求他们过重的赔款,将夺去两国人民的生活费用,对欧洲社会秩序将产生威胁。他说:“历史上的大事件总是由于人口增长的接连不断的变化和其他根本性的经济上的原因”。3,从人口增长分析英国的实际工资变化。凯恩斯认为1900年以前英国工人的实际工资是逐渐上升的,如果以1880年实际工资指数为100,到1900年达到132,可是1913年才达到133,战后一直停留在1913年的水平,有时甚至低于战前的水平。他认为实际工资增长缓慢或停滞不前的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正是人口增长过快,存在着过剩人口,使实际工资没有增加,过剩人口的魔鬼又在威胁着欧洲。同时北美也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报酬递减,越来越没有剩余粮食出口,说明北美以面临过剩人口魔鬼的威胁。4,凯恩斯的过剩人口理论在1922年《一个经济学家的人口观》中表现更加突出。他以新西兰北部一个近海小岛为例,说“沿海小岛上栖居的海鸟,怀着鸟卵,拥挤不堪,把小岛盖得严严实实,如果再生出一个鸟蛋,另一个鸟蛋就会滚落到海里”,他把这个岛叫“马尔萨斯岛”。可见凯恩斯在将近40岁的时候,还是一个马尔萨斯主义者。1.3 凯恩斯的转向西方国家人口增长放慢终于引起凯恩斯的注意1930年凯恩斯发表《货币论》,开始担忧人口增长减慢、人口不足,认为这是引起投资不足、造成经济停滞的主要原因。1933年发表《马尔萨斯——剑桥第一个经济学家》的演讲,指出马尔萨斯一生关注两个问题:一是贫困问题,二是失业问题。马尔萨斯认为工人的贫困主要是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引起的。但是凯恩斯认为拿破仑战争以后,经济上的主要问题由贫困转向了失业,失业不是由于生产力不足,而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2.1 《通论》的主要内容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理论无法解释30年代经济大危机、长期大规模失业及大规模的过剩人口。《通论》利用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来解释危机、失业和人口过剩,并建议政府采取财政政策刺激有效需求,能够解决实现经济充分就业的均衡。2.2 传统就业理论萨伊定律:“供给能够创造其本身的需求”工资的升降能够调节劳动的供求达到均衡,因此不存在失业问题。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就业增加时,由于工人的边际生产力递减,使工资下降,工资下降使利润增加。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只存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前者是由于转业等原因造成的短期、局部失业;后者是由于劳动者不能接受现行工资而产生的失业。2.3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凯恩斯认为传统就业理论解释不了30年代大规模的失业,当时大量工人愿意按现行工资就业甚至降低工资就业,但是仍然找不到工作。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所谓有效需求是指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总供给价格是指厂商愿意产品的最低卖价,该最低收益就称为一定就业量的产出的总供给价格。总需求价格是指厂商预期社会对其产品支付的总价格。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厂商扩大生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