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谢谢大家!! 谢谢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 * * * 碧 螺 春 碧螺春 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 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 , 已 有 1000 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 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 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 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 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 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 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 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 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 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 进贡的贡茶。 碧螺春 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 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 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 气温 15.5~16.5 ° C ,年降雨量 1200~1500 毫米,太湖水 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 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这里也是果木 和茶树组成的园林,因而碧螺春与生俱来就带有一种过 目的清香,这就是自然环境所赋予的神韵。 * 外形特点 条索纤细、卷曲、呈螺形,茸毛遍布全身,色泽银绿隐翠,毫风毕露, 茶芽幼嫩、完整,无叶柄、无“裤子脚”、无黄叶和老片。 * 内在特点 有特殊浓烈的芳香,即具有花果香味。泡开后滋味鲜醇、回味甘厚, 汤色嫩绿整齐,幼芽初展,芽大叶小。在鉴别真伪时,可用真品进行对 照,凡不具备上述特点者即可却认为伪冒品。 * 鉴别方法 看外观色泽 :没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泽比较柔和自然,加色素的碧 螺春看上去颜色鲜艳,发绿、有明显着色感。 看茶汤色泽 :把碧螺春用开水冲泡后,没有加色素的汤色看上去比 较清澈柔和、青黄明亮,加色素茶汤的看上去颜色比较鲜艳,明显发 绿 1 、 烫杯之后,先将合适温度的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不加盖 2 、 一段时间之后,茶汤凉至适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叶评审中 ,以 5 分钟为标准,茶汤饮用和闻香的温度均为 45 —— 55 ℃ 若高于 60 ℃ 则烫嘴也烫鼻;低于 40 ℃ 香气较低沉,味较涩。这个时间不易掌 握。如用玻璃杯,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觉温度适合即饮 ; 如用盖碗,则 稍稍倒出一点茶汤至手背以查其温度。 3 、第一泡的茶汤,尚余三分之一,则可续水。此乃二泡。如若茶叶瘦弱的 茶,二泡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齿颊生香,余味无量。饮至三泡,则 一般茶味已淡。 价值功能 兴奋作用 抑制癌细 胞作用 利尿作用 防龋齿 作用 保健 功效 强心解痉 作用 抑制动脉硬 化作用 减肥作用 抗菌、抑菌 作用 碧螺春 贮藏条件十分 讲究。传统的贮藏方法 是纸包茶叶,袋装块状 石灰,茶、灰间隔放置 缸中,加盖密封吸湿贮 藏。随着科学的发展, 往年亦有采用三层塑料 保鲜袋包装,分层紧扎, 隔绝空气,放在 10 ° C 以下冷藏箱或电冰箱内 贮藏,久贮年余,其色、 香、味犹如新茶,鲜醇 爽口。 * 器皿选择 玻璃杯四只,电随手泡一 套木茶盘一个,茶荷一个, 茶道具 — 套,茶池一个, 茶巾 — 条,香炉一个, 香一支。 解说词 “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 春香万里醉。”烟波浩淼的太湖包 孕吴越,太湖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 集吴越山水的灵气和精华于一身, 是中国历史上的贡茶。新中国成立 之后,被评为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 并欣赏碧螺春茶茶艺。这套茶艺共 十二道程序。 * 基本程序 1 .点香 —— 焚香通灵 2 .涤器 —— 仙子沐浴 3 .凉水 —— 玉壶含烟 4 .赏茶 —— 碧螺亮相 5 .注水 —— 雨涨秋池 6 .投茶 —— 飞雪沉江 7 .观色 —— 春染碧水 8 .闻香 —— 绿云飘香 9 .品茶 —— 初尝玉液 10 .再品 —— 再啜琼浆 11 .三品 —— 三品醒醐 12 .回味 —— 神游三山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