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七情内伤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七情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 七情太过或持久刺激而使人发病,则成为致病因素。 * 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情志活动与脏腑精气有着密切的关系。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和保持正常的物质基础。外界的各种刺激只有作用于相应的内脏,才能表现出不同的情志反应。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肝在志为怒; 心在志为喜; 脾在志为思; 肺在志为忧; 肾在志为恐。 五志 * 七情致病的特点 1、直接伤及五脏: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2、病情变化与情志因素关系密切:较剧烈的情志波动——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 * 七情致病的特点 3、影响脏腑气机——气机紊乱 (1)怒则气上——肝气上逆——头胀而痛,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 (2)喜则气缓—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 心气涣散—暴喜过度→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能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 (3)悲则气消——肺气耗伤——气短、神疲、咳嗽 (4)惊则气乱——心气紊乱——心悸、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恐不安 (5)恐则气下——肾气不固——二便失禁 恐惧不解——伤肾精——骨酸痿厥、遗精等症 (6)思则气结——脾气郁结——脾失健运——纳呆、脘腹胀满、便溏 * 饮食失宜 饮食失宜分为三个方面 饮食不节 饮食不洁 饮食偏嗜 * 饮食不节 病 因 致病特点 主要病证 饥饱失常 过饥 伤胃 嘈杂泛酸 化源不足,正气虚弱 “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气血亏虚,易感外邪 过饱 损伤脾胃 “饮食自备,肠胃乃伤” 嗳腐吞酸,胃疼腹泻;消渴、肥胖、痔疮、心脉痹阻 痰湿内生 痰饮,疳积 饮食无时 进食无规律 损伤脾胃 变生诸病 * 饮食不洁 指进食不洁净的食物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多以胃肠病为主。 常见: 肠胃疾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食物中毒:高热、呕吐等。 * 饮食偏嗜 1、偏嗜寒热: 过食生冷—易损伤脾阳—寒湿内生—腹痛、泄泻等症。 过食辛温燥热,或嗜食烫热食品—易伤胃阴—引发胃热—口干、口臭、消谷善饥等 * 偏嗜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味—营养五脏(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 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五味之偏嗜致脏器偏盛偏衰,久之可按五行相克传变而发病 饮食偏嗜 * 偏嗜种类:指饮食偏颇,使某种营养成分减少,久则可形成某种营养物质缺乏病证。如瘿瘤(即单纯性甲状腺肿)、佝偻病、夜盲病、脚气病等。 饮食偏嗜 * 饮食偏嗜 偏嗜酒浆: 饮酒过量——湿热内生,损伤脾胃——脘腹胀满,口苦口腻。 偏嗜肥甘:过食油腻肥甘厚味,损伤脾胃—积湿生痰、化热化火,消化不良,易患胸痹、肥胖等病。 * 劳逸 正常的劳动有益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正常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 过劳 过逸 * 过劳 1、劳力过度,指较长时期的过度用力而积劳成疾——伤气(气少 力衰,神疲消瘦)——形劳 2、劳神过度,指思虑太过,劳伤心脾——伤心血(心悸健忘、失眠、腹胀、便溏)——心劳 3、房劳过度,指性生活不节,房事过度——伤肾精(腰膝酸软, 眩晕耳鸣,遗精,早泄, 甚或阳痿等病症)——肾劳 * 过逸 安逸少动,气机不畅 气滞血瘀,脾胃呆滞 阳气不振,正气虚弱 用脑过少,神气衰弱 “逸则气滞” “久卧伤气” “久坐伤肉” * 瘀血 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液运行不畅,阻滞于经脉或脏腑内的血液。 “瘀血”与“血瘀”: 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学概念 瘀血是指具有致病性的病理产物,属于病因学概念。 * (1)气滞、寒邪、气虚、痰湿→血行不畅→瘀血 (2)热邪→耗伤血中津液→血行不畅→瘀血 (3)气虚、热邪、外伤→出血→停于体内→瘀血 ① 气虚——无力行血致瘀,气虚不能统摄出血致瘀:补气摄血,黄芪、当归、阿胶 ② 气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配合理气 药,如郁金、川芎、香附 ③ 血寒——寒性凝滞:温里药,如肉桂、艾叶 瘀血的形成 * 病因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外感病因(六淫 疠气) 二、内伤病因(七情内伤、 饮食失宜、 劳逸失度) 三、病理产物性病因 四、其他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实验六文本文件的简单应用.doc VIP
- 厨房各作业区点心配菜冷菜间卫生控制.pdf VIP
- 生产安全管理人员考试_金属冶炼(铝及铝合金制造与铸造)_练习题及答案_共350题_第2套_2021_练习模式.pdf VIP
- 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专业中级职称理论考试题库-上(单选题汇总).docx VIP
-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标准.docx VIP
- IEC60664-1 2007 - 标准体系文件资料.pdf VIP
- 10J121《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pdf
- 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专业中级职称理论考试题库-下(多选题汇总).docx VIP
- 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ppt课件.pptx VIP
- 《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001].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