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内容;第一节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战国时,以邹衍(约前305─前240)为代表的阴阳五行说广为流行 勘舆学:相宅、相墓之法 相活人居所、相死人墓地 实质:恢复整个环境的阴阳平衡 ;对“国土”进行全面的勘测,居民点开始集聚,向城镇方向发展 2.商代 出现城市雏形 早期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商城(今郑州)、盘龙城(今湖北),晚期的殷墟(今安阳) 盛行迷信占卜,崇尚鬼神,直接影响当时的城镇空间布局;;3.周代;《周礼》,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之一,为周代职官礼法、物名制度汇编。中国古代社会所设置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其职权划分、官职职能等,就是由周礼模式脱胎出来的。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按照封建等级,不同级别的城市,如都、王城和诸侯城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级别差异,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据《周礼·考工记》所载之周王城:“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背市。” 表明该城平面系对称布局之正方形,由通过城门可容九车并行的纵横道路。宫殿居中,宫前左置祖庙,右建社稷。周王面南临朝而背北为市肆。 布局反映了“王者居中”、“为数崇九”等王权思想和严谨对称的规划原则,对后世封建王朝帝都建设影响极大;4.战国时代;原因一:不受一个集权帝王统治的制式规定 原因二:出现了《管子》 、《孙子兵法》、《商君书》等论著 《管子》: 认为:“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另外必须将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协调,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对内部空间布局提出功能分区,发展商业和手工业 意义: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确立了理性思维和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上革命性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著作;《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战国时期形成了大小套城的都城布局模式 城市居民住在称之为“郭”的大城;统治者居住在称为“王城”的小城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5.秦国;6.汉代;7.三国时期;出现了形胜观念,是对周礼制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发展 《荀子。疆国》:“其国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也。” 形胜 :风水术形势宗专用术语。泛言之,相当于所谓“风景胜地”一类 ,适宜人类生存的局部环境 。 形胜的要素有三: 汭位选址、坐北朝南和巽位排水。 ;8.南北朝;9.隋唐——出现里坊制城市;把宫城、皇城集中于内城,坊市全部建在外郭中,是一创举 中国历史上最巨大、规整、中轴对称的里坊制城市 设集中的东、西两市 道路系统、坊里、市肆中轴对称,旁三门左祖右社体现周代王城体制 108坊中考虑了城市居民丰富的社会活动和寺庙用地 ;10. 宋代;;中国古代主要城市规划思想;1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2 城市规划体现“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二、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古罗马营寨城 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中间十字形街道,通向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南北街称为Cardos,东西道路称Decamanus,交点附近为露天剧场或斗兽场与官邸建筑群形成的中心广场 深受军事控制目的影响;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的著作《建筑十书(De Architectura Libri Decem)》,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 ;欧洲中世纪城市多为自发成长,很少有按规划建造的;产生一些以城市防御为主出发点的规划模式 14-16世纪,文艺复兴 局部地段的改建,如广场建筑群 ;16-17世纪,君权专制国家的建立 城市的改建、扩建 巴黎的改建规划 凡尔赛的总平面采用 轴线对称放射的形式 属于古典建筑艺术;;;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七、有机疏散思想 八、理性主义规划理论及其批判 九、城市设计研究 十、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决策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 十一、从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 十二、全球城与全球化理论;一、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二、田园城市理论;指出了在工业化条件下,城市与适宜的居住条件之间的矛盾,大城市与自然隔离的矛盾 主要观点: ① 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 ② 建设新型城市,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结合起来。当城市人口增长达到一定规模时,就要建设另一座田园城市。 ③ 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城市土地统一归城市机构,

文档评论(0)

老师驿站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做教案,有问题私聊我

认证主体莲池区卓方网络服务部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FXTU3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