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脑干脑炎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分。 定义 广义上属于病毒性脑炎,因临床表现特殊而单独列出。 有人认为本病是ADEM或多发性硬化的一种亚型,其基本特点是颅神经与锥体束、感觉传导束的交叉综合征。多数表现为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及反射消失,故本病属于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反射消失综合征(SOAA)。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分。 定义 临床主要分为2型: Bickerstaff型,前驱表现有倦怠、肌肉酸痛、低热等,1-3周后出现头痛、嗜睡,由上而下的脑神经麻痹,小脑性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病情进行性加重2周,3-18个月完全恢复; 饭冢型:慢性经过、缓慢复发交替、以延髓麻痹及锥体束症状为主,无小脑及精神症状。 有学者尚将Bickerstaff型分为伴或不伴肢体力弱2个亚型。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分。 定义 1951年Bickerstaff和Cloake报告3例头痛患者,除急性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外,尚有倦睡、半身感觉丧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表现。 1957年Bickerstaff再次报道5例,并提出诊断名称Bickerstaff脑炎或Bickerstaff-Cloake脑炎。 虽有生后4个月患BE报道,但是在儿科并不常见,近年来因手足口病出现而发病率增高。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分。 脑干解剖 脑干为一蒂状结构(stalk-like structure),是脊髓在颅内的延续。传统上将脑干分为3部分,即中脑、桥脑和延髓;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分。 脑干解剖 共有10对颅神经(Ⅲ-Ⅻ)位于此处,按所在部位也可分为3组,即: 延髓有Ⅸ-Ⅻ颅神经 桥脑有Ⅴ-Ⅷ颅神经 中脑有Ⅲ及Ⅳ颅神经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分。 病因及发病机制 确切病因尚不明了。 目前认为可能发病原因是: ( 1)某种病原未明的感染(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异常,通过 1-2 周潜伏期后,造成自身免疫性损伤,在脑干部位发生变态反应性炎症。 ( 2)病毒直接感染引起,如单纯疱疹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流感病毒。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分。 病理变化 BE主要累及脑干,也可波及小脑及半球。 大体改变主要为脑干体积增大、质地变软,切面显示组织结构模糊、部分有软化灶,半球轻度水肿。 镜下可见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增多、水肿及脱髓鞘,神经细胞不同程度变性。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分。 神经病理 Bickerstaff(1957)报道尸检材料并无明显神经元死亡,可见水肿,星形细胞增生,小脑轻度细胞脱失,额叶某些血管可见淋巴细胞血管套,认为是病毒感染继发性改变或感染所致。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分。 神经病理 另有报道尸检材料,脑干可见大量坏死损害,小胶质细胞激活,星形细胞增生,小灶性淋巴细胞浸润,明显的血管周围淋巴套,偶见大量巨噬细胞浸润,提示脑炎。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分。 临床表现 小儿BE特点: ①多数起病急,发病前1-2周一般有感染或发热史。早期通常表现为倦睡、呕吐及共济失调。 男女均可发病,男生多见,3-5发病率较高。 查体:可有经脑干的颅神经不对称损害,常以复视、震颤及不同程度的瞳孔及眼肌瘫痪开始,继而又其余多对颅神经功能障碍。 也可有长束征、惊厥和脑电图异常,可与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格林-巴利综合征、Miller-Fisher综合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重叠。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分。 脑干不同水平病变的表现不同 延髓:脊髓受累部分功能障碍,中间结构多不受影响,包括椎体、中间丘系、第Ⅻ对颅神经核。 第Ⅶ对颅神经不在延髓,故如存在面瘫体征,则一定伴有桥脑或更高部位的病变。 若累及下行交感神经纤维,则有病变同侧的Horner征(眼睑下垂、瞳孔缩小和少汗)。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分。 脑干不同水平病变的表现不同 桥脑:延髓向上首先是Ⅵ、Ⅶ颅神经,在桥脑前部,侧面观两者较接近,故该区域的损害,常产生同侧该两对颅神经的同时瘫痪; 桥脑外侧病变则是痛、温觉障碍。 延髓桥脑连接处病变可出现垂直眼球震颤。 桥脑中部有 V 对颅神经发出,若该水平受累,则产生面部疼痛及同侧的角膜反射消失。 高位桥脑病变发生对侧面部 、肢端疼痛及感觉消失; 高位桥脑以下部位者则产生同侧面瘫及对侧肢体的痛温觉消失。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分。 脑干不同水平病变的表现不同 中脑:病变继续向上,则首先波及Ⅳ对颅神经 ,表现为头倾斜,但很少单独受累。中脑最主要的病变是涉及Ⅲ神经核或传出纤维,引起瞳孔扩大及眼肌麻痹。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分。 辅助检查 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多正常,少数细胞数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版)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全册.pdf
- 快速康复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pptx
- 雷达原理.ppt VIP
- 华大九天EDA工具使用说明-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集成电路EDA赛项技术资料.doc
- 儿科护理学练习题.doc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2-2023学年《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附参考答案.docx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八套)(附答案).docx
- 辽宁省营口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pdf VIP
- 电大《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实践二:课程相关新闻(或身边)事件发现与点评 .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