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档来源为 :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
关于珲春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情况的调研报告
孟 庆 栋 珲春市委财经办
珲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代遗存底蕴厚重,民俗风情多姿多 彩,红色文化感人至深,堪称图们江流域“历史文化宝库” 。保护和开发利用我市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 对繁荣珲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增强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全市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有 效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加大保护与开发力度, 笔者近期对全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保护与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调
查思考,形成调研报告,为今后我市全面、系统地开展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一、我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内容
图们江流域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 据考古资料证实,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旧石器向新石器时期过渡阶段, 浑春河流域和珲春境内的图们江沿岸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居住这里的先民们同中原联系密切, 在中原先进文化的影响下,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清朝末年, 地处边陲的珲春成为沙俄和日本鲸吞蚕食之地,反沙俄、反日本侵略斗争风起云涌,留下了不少可资凭吊的遗 迹。1931 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珲春成为我党领导下的东满抗
日根据地之一。 为挽救民族的危亡, 抗日英雄们英勇杀敌、 浴血奋战, 他们不朽的业绩,深深地印在珲春大地上,留在人们的心坎里。解放
战争时期,珲春是东满根据地的大后方。珲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
下,为反对美蒋反动派,解放东北和全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自古
及今,珲春各族人民在图们江流域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劳动、 生息、繁衍,开拓了珲春, 创造了历史, 留下了珍贵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历史遗存文化系列。珲春境内历史遗存文化比较丰富,主要有历代遗址、古城址、古建筑址、古墓葬、历史文物和古交通等。
历代遗址。 经文物部门挖掘,全市古代遗址、近代遗址共有
40 多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南团山遗址、一松亭遗址、密江西岗子遗址、六道泡遗址、副都统衙门址和张鼓峰战迹地等。
)南团山遗址。南团山遗址(又名大六道沟遗址或团山子遗址)位于珲春市区东北 174 华里珲春河和大六道沟河汇合处的南团
山上。 1972 年经过科学挖掘,发现 6 座原始社会居住址,并出土了
刮削器、细石器、石镐、石矛、陶器等历史文物。据测算,南团山遗址距今约 2200 年左右,属于图们江流域新时期时代文化。
)一松亭遗址。一松亭遗址位于珲春市区东北 52 华里哈达门乡一松亭村, 遗址有许多呈浅凹坑的房址, 属于原始社会氏族村落遗址,出土的文物主要有陶器和石器。据此推断,一松亭遗址晚于南 团山遗址,属于北沃沮原始文化遗存。
)密江西岗子遗址。密江西岗子遗址位于密江乡所在地西南约 1 华里,图们江北岸东西向的台地上,目前遗址已成耕地。 1958
年文物调查时曾发现东西墙各长 180 米,北墙长 193 米,南墙长 168
米的城垣残疾。 1964 年经地质勘查,距地表深 1.50 米处发现石器、骨器、陶器、脊椎动物骨骼等文物。据测算,该遗址属于原始时期文 化层和渤海时期文化层相迭压的文化遗存。
)六道泡遗址。六道泡遗址位于敬信镇六道泡村东北 3 华里
一处平展的山岗上。 日伪时期遗址曾有石器出土, 被德国传教士拿走。1979 年经省文物普查队挖掘,出土了石器、陶器、装饰品等文物。 根据出土文物分析, 该遗址属于原始文化遗址、 渤海或辽金时期遗址。
)副都统衙门址。副都统衙门位于旧珲春城中部(今珲春靖和街),原是珲春协领衙门址。光绪八年( 1882 年),吉林将军铭安奏请改建。主要有副都统署、副都统府、演武厅、三旗堆拨房、招垦 局、钦差行台等。这些都统衙署建筑,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 1900
年)沙俄侵略军入侵珲春后,多次被俄军焚毁,幸存者仅都署之少数房间。此后历经 80 余年,拆毁改建,现仅存衙门厢房的一小部分。
)张鼓峰战迹地。张鼓峰又名刀山,位于敬信镇防川村北部约 1.5 公里的中俄边界线上,图们江上溯 20 公里的东岸,海拔 152
米,山顶分水岭为中俄分界线,因日俄之间发生“张鼓峰战役”而闻 名。张鼓峰战役爆发于 1938 年 7 月 15 日,原因是日本为了掌握前苏联在中俄朝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和军事实力, 派出 3 名日军携带照相机、望远镜等设备潜入苏联境内。 在拍摄苏军军事设施时被苏军发现, 1 名日军当场被苏军击毙,其余 2 人慌忙逃跑。此事成为张鼓峰
战役的导火线。 7 月 31 日夜 12 时,日军向张鼓峰开炮, 凌晨占领了
张鼓峰,苏军为夺回阵地,奋起还击。战争历时 13 天,最后以日本宣告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