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宋欧阳修历史学说探究(历史学毕业论文)
文档信息
属性:
F-0183D6,doc格式,正文5750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适用:
作为文章写作的参考文献,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摘取等相关工作。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2
搞要 2
关键字:北宋,欧阳修,历史,学说,探究,欧阳修,具有,大胆,疑古,精 2
一、历史发展学说 3
(一)存在与意识关系论 3
1.否定“天命观”,兴衰重人事 3
2.天人关系,主张天人相分 3
(二)历史发展主体论 4
1.人与人情 4
2.性近习远 4
3.不言人性善恶 4
4.君子与小人 5
(三)历史发展动力论 5
1.辩证法 5
2.量变引起质变 5
二、历史编撰理论 6
(一)目的论:正名分与劝诫示后世 6
(二)认识论:正统论 6
(三)写作论 8
(四)史料论 9
1.疑古辨伪 9
3.校勘 9
(1)金石考据学 9
(2)校勘学 9
参考文献: 10
[2]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
[8]钱杭,中国古代世系学研究[EB].百度网。 10
[9]欧阳修。诗本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
论文原创声明(模板) 10
论文致谢(模板) 11
正文
北宋欧阳修历史学说探究(历史学毕业论文)
搞要
摘要:欧阳修具有大胆的疑古精神、考信求实的态度和缜密的考辨方法,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欧阳修(1007-1072)庐陵永丰人。四岁而孤,1030年中进士,授西京留守推官,开始政治生涯,参与庆历新政,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为唐宋八
关键字:北宋,欧阳修,历史,学说,探究,欧阳修,具有,大胆,疑古,精
欧阳修具有大胆的疑古精神、考信求实的态度和缜密的考辨方法,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
欧阳修(1007-1072)庐陵永丰人。四岁而孤,1030年中进士,授西京留守推官,开始政治生涯,参与“庆历新政”,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领袖。《宋史》本传赞其人“论事切直”、赞其文“羽翼大道,扶持人心”,与韩愈齐名。欧阳修倡导尧舜、孔孟之道,主张以“六经”、三代礼仪整治民风,反对佛教。
除去文学方面杰出的成就外(诗文和文言小说《归田录》),欧阳修是了不起的政治家、经学家和金石学家,上书皇帝主张“通漕运”、“尽地利”、“权商贾”;指出当时“五无”之弊,即“无兵”、“无将”、“无财用”、“无御戎之策”、“无可任之人”,切中时弊,并提出对策;苏轼称他“长于《易》、《诗》、《春秋》,其所发明,多古人所未见”;《集古录》为金石学开山之作。欧阳修学识渊博,着名史学家,早年编撰《崇文总目》,与宋祁合编《新唐书》,又自着《新五代史》,传世《欧阳文忠公集》,代表作有“正统论”等;他写了大量的序文、传记、碑铭、墓表、祭文,《六一居士》传和五言诗自序等。今人研究,散漫而无体系,今以“狭义史学”体系写就,求教于方家。
一、历史发展学说
(一)存在与意识关系论
1.否定“天命观”,兴衰重人事
欧阳修写《伶官传序》,总结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原因,明白表达相信人事而非“天命”,“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1](P397)更进一步认为天命不易知,自古治与乱,有德者兴起,无德者绝亡,天命常常不显其符应,而是身为国君的人自力而为,“岂非所谓天命者不显其符,而使有国者兢兢以自勉也”[2](P13),兴衰重人事。
2.天人关系,主张天人相分
中国自古“天人合一”成为主流,荀子和刘禹锡的“天人相分”论为欧阳修继承下来。
欧阳修作《司天考》,认为孔子作《春秋》而天人备;他自己做“本纪”,“书人不书天”.说圣人不绝天于人,也不以天参人,因为“绝天于人而天道废,以天参人则人事惑,故一常存而不究”.《春秋》书日食、月食,孔子没有说明原因,那么天与人有关系吗?是什么关系呢?欧阳修说自己不知道,天地鬼神不可知,“其可知者,人而已”,“天地鬼神,不可知其心”;因为不可知,所以常尊而远之,“则修吾人事而已”;人事就是天命,“人事者,天命也”,王者君临天下就是奉天,“以顺人心,是之谓奉天。”[1](P705-706)治乱在人而天不与。
唐朝自穆宗以来八世,宦官就立了七个君主,人君为朝廷之本,其本始不正,欲以正天下,显然是不可能的;懿、僖当政,昏庸相继;乾符之际,民愁盗起,其乱不可复支,这大概是天与人相会,“盖亦天人之会欤!”[3](P179)欧阳修基本相信天与人没有关系,天地鬼神不可知;在君昏国衰时又承认天会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版浅析(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承德方言中的满语词汇及其开发利用研究(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省略性双音复合词的内部语义关系(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人力资本积累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基于语料库的孙子兵法英译本译者风格对比研究(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翻转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应用微课的策略(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高中历史教学的困境与改革(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初中历史适应性教学策略(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民国时期四川禁烟口述史料的特征与意义(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近代边疆历史人物群体的分类及研究价值(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近代湖湘留学文化的兴盛及其爱国强国情怀(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历史与社会课程网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梁启超对贵州近代部分历史人物的重要作用(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秋瑾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爱国行为(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清末民初信阳地区集市发展特点与评价(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历史哲学中对历史解释的方法探究(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民国时期心理学图书的出版与学科发展研究(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 林徽因对我国建筑设计的促进作用(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