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荆轲教案课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咏荆轲》 教学内容 1.简介作者 2.故事的历史背景 3.诵读诗歌 4.诗歌赏析 5.艺术特色 教学目的 1.把握陶渊明诗文兼有的平谈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 2.领会诗人心中疾恶除暴的英雄猛志和希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点 领会诗人嫉恶抗暴,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情怀 教学难点 翻译这首诗,领会诗人的情怀,学习荆轲的优秀品质。 【教学时数】两课时 一、简介作者: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受儒家思想的 \t /article/00975/_blank 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自29岁起,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不满当时土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仅80多天就辞官回家,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歌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含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虚无的“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为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谈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有《陶渊明集》。 二、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 本诗取材于《史记·刺客列传》。燕太子丹曾在秦国当人质,逃回本国后,招募勇士,图谋复仇。荆轲原为卫国人,被人推荐给太子丹,很受优待。当强秦危及燕国之际,荆轲奉命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时,太子率众人穿着素服送至易水,高渐离击筑悲歌,荆轲应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就车直去,义无返顾。至秦后,以匕首刺秦王,未中,被杀。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在汉代就已流传开来,在汉画像砖上,就有这一题材的刻划和表现。在中国文学史上,秦始皇是一个强权和暴力的象征,荆轲则是一个“士为知己者死”的典型。但他所刺杀的是一个暴君,而他明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还是义无反顾,慷慨赴难,最后身死而酬知己,于是,荆轲之“士为知已者死”便具有了一种除暴安良的侠义色彩,被后世广为传扬和盛赞。 陶渊明身处王朝更迭频繁,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年代,亲历了刘裕杀晋恭帝而自立的变乱,他选择荆轲这样一位敢于舍身除暴的英雄加以歌咏,显然是有感而发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嫉恶抗暴,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情怀,表明他归隐之后,仍不忘关注现实,他并没有完全退守于他虚构的“桃花源”中。所以龚自珍有诗云:“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平淡处,二分梁甫一分骚。” 三、熟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   燕国太子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   他到处招集有本领的人,这一年年底募得了荆卿。   君子重义气为自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   白色骏马在大路上鸣叫,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   个个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勇猛之气似要冲断帽缨。   易水边摆下盛大的别宴,在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   渐离击筑筑声慷慨悲壮,宋意唱歌歌声响遏行云。   座席中吹过萧萧的哀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   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   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   登车而去何曾有所眷顾,飞车直驰那秦国的官廷。   勇往直前行程超过万里,曲折行进所经何止千城。   翻完地图忽地现出匕首,秦王一见不由胆颤心惊。   可惜呀!只可惜剑术欠佳,奇功伟绩终于未能完成。   荆轲其人虽然早已死去,他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三、 《咏荆轲》这首诗集中笔墨,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三个场面: 第一个场面,慷慨赴秦: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燕太子丹募士报秦,荆轲死酬知己。一个“提”字有四两拨千斤之妙,满不在乎,根本不把秦王嬴政放在眼里,仿佛是去参加一个朋友的约会,那么轻松和从容。他身骑白马,越陌度阡,恨不立即到达秦廷。“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一“雄”,一“猛”是诗人对荆轲的称赞。此二句绘声绘色,一个侠士的形象跃然纸上,雄豪威猛,气度不凡。 第二个场面,易水饯别: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西风萧萧,寒波淡淡,群英列座;渐离击筑,宋意高歌;筑声悲响,低沉幽咽,如泣如诉;壮士心知,此去不还,死而无憾,留名身后。这是怎样一个悲壮的场面啊! 第三个场面,刺秦失败: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历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

文档评论(0)

_______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