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鉴赏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
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
—— 刘勰《文心雕龙》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修辞手法的内涵和分类
2. 掌握鉴赏诗歌修辞手法的方法
3.掌握答题三步骤并规范组织答案
二、考点解说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是阅读“古代诗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能力层级为D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修辞手法。涉及的范围一般在《考试大纲》里规定的几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对偶、夸张、排比、借代、设问、反问、反复)之内。第二,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第三,篇章结构。“修辞手法” 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知识点,所以引导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表达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
注意:
鉴赏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重点不是辨识和判断,而是分析体会修辞的妙处,即分析表达效果,体会对其塑造形象、抒发情感、体会主旨的作用。
三、提问方式
1、请分析这首诗的修辞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怎样的效果?
3、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 XX这一手法的?
四、答题规范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明手法)
2、结合诗句解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阐运用)
3、这种手法怎样地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析效果)
五、常考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象征、通感、双关、用典、叠词、互文、列锦等。
(一)比喻
特征: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古典诗歌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形象,强化对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以生动的形象强化表情达意,从而深化诗歌的主题
举例:“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比喻。诗人把“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把“日”比成皇帝,浮云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 尾联表达了诗人这样的思想感情: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二)借代
特征: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举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朱门”,“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年不闻丝竹声。
南国烽烟正十年。
举酒欲饮无管弦。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请找到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①“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用了借代的手法,
②“香”“暗香”均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
③这样写含蓄而又生动,这些女子的欢闹与下文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后者的可贵。
(三)比拟
特征: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举例:“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晚 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赏析这首诗中拟人手法的妙处。
答题步骤:明手法+阐运用+析效果
①诗人用拟人手法,
②将本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语》十二章(全新、实用,包括群文阅读和练习)-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docx
- 《老子》四章(全新、实用,包括群文阅读和练习)-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docx
- 2022届全国新高考Ⅰ卷区高三学业测评语文答案.pdf
- 兼爱《墨子》(全新、实用,包括群文阅读和练习)-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docx
-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鉴赏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学案.docx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论孟子》(全新、实用,包括群文阅读和练习).docx
- 上海市长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上海市长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文学短评写作指导-高一语文作文同步讲解训练教案(统编版必修上+下册).docx
- 五石之瓠《庄子》(全新、实用,包括群文阅读和练习)-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docx
- 新闻评论写作指导-高一语文作文同步讲解训练教案(统编版必修上+下册).docx
- 第二单元群文阅读:《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课件.pptx
-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鉴赏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pptx
- 文学短评写作指导-高一语文作文同步讲解训练课件(统编版必修上+下册).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