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贷款业务基础;第一篇:信贷业务的基本要素;概述;信贷业务的基本要素;信贷产品
信贷产品是指特定产品要素组合下的信贷服务方式,主要包括贷款、担保、承兑、信用支持、保函、信用证和承诺等。;表内信贷业务
贷款:商业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以一定的利率和按期归还为条件,将货币资金使用权转让给其他资金需求者的信用活动。
承兑:银行在商业汇票上签章承诺按出票人指示到期付款的行为。;保函:银行根据客户的要求,向受益人保证按照约定以支付一定货币的方式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信用证:银行根据信用证相关法律规范依照客户的要求和指示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信用证包括国际信用证和国内信用证。;表外信贷业务
承诺:银行向客户做出的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按商定条件为客户提供约定贷款或信用支持的承诺,在客户满足贷款承诺中约定的先决条件的情况下,银行按承诺为客户提供约定的贷款或信用支持。
减免交易保证金:是信贷业务的一部分,在银行与客户之间进行交易时,从风险的角度看,银行承担了交易中的信用风险,为客户的交易做出了一种减免安排,是信用支持的一种形式。;融资:是指资金的借贷与资金的有偿筹集活动,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 :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融资为间接融资(信托、企业债、融资租赁、委托贷款等);
直接融资:不通过金融机构,资金盈余单位直接与资金需求单位直接协议的融资活动为直接融资(股票)。 ;第二篇:个人贷款业务 ;个人贷款业务产品;二、个人贷款业务要素;1、借款人基本条件;友情提示:;
;
;17;1、借款人基本条件;1、借款人基本条件;第一还款来源的重要性;收入证明有多种形式,如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工资单、个人收入调节税税单、代发工资存折、股权分红税单等
当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不足以全面反映其偿债能力时,借款人提供本行开具的“存款证明书”,或近期家庭固定支出(水、电、煤、电话、物业管理等)的凭证,作为对其偿债能力综合考察的依据。
;存款证明书的“存款起息日”需至少为证明开列日前三个月,存款资金冻结??为三个月。可贷额度必须小于按家庭月收入测算的最高可贷额与存款金额之和。每月家庭日常固定支出(水、电、煤、电话、物业管理等)为700元以上并缴交正常的,可按月还款额3000元测算贷款金额。;国家公务员、银行证券保险机构正式在编人员(保险代理人除外)、医生、教师、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执业注册会计师、执业律师等持有效职业证明的申请个人贷款时,由主管信贷员对借款人的职业、工作单位进行核实,可按月均3000元的还贷能力测算借款人的贷款金额。;第二还款来源的重要性;原则:
权属明确
价格合理
变现能力(可变现、易变现)
有效对抗;“生活必需房屋”;2008年7月,刘某因生意周转急需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120万元,同时以其一家三口位于市区中心地段的一套140平方米的三室两厅居住用房作为抵押,并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借期界满后,刘某因经营亏损,未能偿还。我行起诉到法院获得支持,案件随之进入执行程序,法院将刘某的房产予以查封。;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规定》规定:被执行人的财产只有一处已设定抵押的房屋时,人民法院在执行中可以“以小换大、小差换好、以远换近,但不能从有到无”。从本案的情况来看,被执行人在中心城区的140平方米的房产,完全超出了其生活“必需”住房需要,法院采取变通的方式,进行“以小换大、小差换好”。;案情介绍:
2007年,银行与张某签订个人经营贷款42万元的合同,借期一年。合同签订后,张某以其房产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合同还约定,借款人须在贷款方开立存款帐户,并通过该帐户进行往来结算和存款业务。次日,张某预留印鉴。至此,信贷手续已完善,银行依法放款给张某。; 然而,银行未将42万元贷款转到合同约定的帐户,而是转到了某镇镇长冯某个人的帐户中,并根据该镇长冯某的预留印鉴先后被镇长冯某全部取出,用于个人投资。此后张某和冯某都没有还款。;2009年12月31日,银行将张某起诉到法院,要求张某偿还42万元贷款及利息。又以冯某是张某的股东为由,将冯某列为共同被告,要求冯某承担连带责任。一审法院部份支持银行的诉讼请求,判决张某偿还本息,驳回其要求冯某共同承担责任的请求。;张某提出上诉,上诉理由是:银行并没有履行借款合同的义务将款项划入张某的帐户。银行出具的《贷款凭证》中,张某明明在“借款人(预留印鉴)”一栏中,预留有张某的私章印鉴,被上诉人不但未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将42万元借款划入张某的帐户,而且不按合同约定的预留印鉴办理提款,而让冯某将款提走。因而,张某没有得到银行的借款,不应承担还款责任。;二审判决支持张某的诉讼请求,认为张某没有得到借款,因而驳回了银行要求张某还款的诉讼请求,改判由冯某负责偿还。银行承担部分过错责任。; 二次抵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