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与个体心理差异.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动机与个体心理差异 第一页 第一节 动机与学习动机 一、动机 动机就是激发、引导、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 动机的四种功能: 激活功能 指向功能 维持功能 动力功能 第二页 动机的分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以有机体的生物需要为基础,如饥渴、疼痛、性欲、母性、睡眠等; 社会性动机,以人的社会需要为基础,如交往动机、成就动机、认识动机等。 2.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 外在动机,为了获得外在的结果而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 内在动机,出于个体内在需要,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 正确或高尚的动机和错误或低下的动机 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普遍性学习动机和偏重性学习动机 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 第三页 动机的实质与结构 实质: 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是能够帮助人达成某个目标的内部心理能量。 回答三个问题:引起行为的原因、行为指向的原因、维持行为的原因。 结构: 需要与驱力 期待与诱因 第四页 学习动机的作用 1.对学习过程的作用 启动作用 维持作用 监控作用 2.对学习结果的作用 促进作用 抑制作用 第五页 第六页 学习动机理论 1.行为主义取向的动机理论:强化 人的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稳固联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受强化的行为更倾向于再次出现。 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他就会有学习的动机;如果他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他就没有学习的动机;如果他的学习受到了惩罚,他就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 第七页 什么是强化物? 分数 表扬 活动 特权 第八页 2.人本主义取向的动机理论 动机是人们试图实现人作为人的全部潜能的倾向。 认为人是环境的主体,人有理想、有意志、有个性,人能够改造环境,决定自己的命运,强调人们由内心产生的希望成功、追求卓越的高级需要,而且影响人的所有因素都会引发或影响动机,包括思想、情感和环境各个方面。 第九页 第十页 成就动机理论(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 动机强度是由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来决定的。 T=f(M×P×I) 追求成功的动机 Ts=Ms×Ps×Is 避免失败的动机 Tf=Mf×Pf×If 第十一页 学生的能力观 1.能力实体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能力是稳定的、不可改变的特质。根据这个观点,有些人会比另一些人更加聪明,但是每个人的能力的量是固定的。 学生:建立表现目标,避免被人贬低 老师:给学生贴标签 成就目标理论 第十二页 2.能力增长观,认为能力是不稳定的,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而加强。通过努力工作、学习和练习,知识能够得到增长,能力也将提高。 学生:设置掌握目标 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持发展观 第十三页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归因理论 第十四页 所投入的努力: 失败 努力不够—加强努力 能力不够(与努力无关)—放弃 习得性无助感: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能感,降低努力程度,形成恶性循环 第十五页 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具体表现于以下方面: (1)对成功和失败的情感反应: 成功:内部因素—自豪;外部因素——感激 失败:内部—自责、愧疚;外部因素—生气、愤怒 (2)对成功和失败的期望: 稳定因素—未来和目前一致; 不稳定因素—当前结果对以后影响较小 第十六页 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 人的行为受行为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期待即行为的先行因素。 第十七页 自我效能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影响: (1) 直接经验。学习者亲身的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 对于成败的归因方式,也会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 难度大的任务—成功会增强效能感,失败不会降低效能感 第十八页 (2) 替代性经验。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 实现途径: 社会比较:参考判断 提供信息:得到经验或教训 第十九页 (3)言语说服。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 持久性差 第二十页 (4)情绪的唤起。班杜拉认为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适度的情绪唤起会提高效能感;过高情绪唤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