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2《红烛》课时作业.docx

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2《红烛》课时作业.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基础素养巩固(15分)?(共5题;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蜡炬(jù)??????躯(qū)体??????颤(zhàn)颤巍巍 B .溃(kuì)脓? ???烧沸(fèi)? ????按捺(nà)不住 C .脂(zhǐ)肪 ????匠人(jiàng)? ??熏陶渐(jiān)染 D .消弭(mǐ)? ???慰借(jiè)? ????一哄(hòng)而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腊烛? 力挽狂澜? 暧昧? 灵魂 B .震撼? 融汇贯通? 喧嚣? 捣破 C .深奥? 死不瞑目? 气慨? 脂膏 D .凋敝? 哗众取宠? 辍学? 耕耘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谈到近日研发成功的一种新型抗电磁干扰材料,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便会情不自禁地津津乐道说个不停。 ②闻一多经常缺席教授会,基本不参加任何清华的活动,断朋绝友,皓首穷经?, 已经到了古人所谓“足不窥户”的地步。 ③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喜爱。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洋洋洒洒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 ④市场监管局在“春安行动”节日食品大排查中,帮助两家脏乱差的馒头店进行规范整治、改头换面?, 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⑤那时候,闻一多的革命主张是废姓,朋友间直呼其名,潘光旦便建议他改名为一多,他从善如流?, 立刻笑领了。 ⑥在与瑞典的对决中,因德尔波特罗和摩纳哥受伤,阿根廷人的排兵布阵顿显捉襟见肘?, 好在纳尔班迪安尚能披挂上阵。 A .①②⑤ B .③⑤⑥ C .②④⑤ D .②⑤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么多若许努力,终于赢得了一句评语:一多是“由学西洋文学而转入中国文学”的“唯一成功者”。 B .这部耗资巨大的影片票房创下新低,豆瓣评分也不高,制片方指责个别影评人未看作品就对电影进行差评的行为是极不妥当的。 C .最近几日,雾霾天气再现华北地区,有专家透露一股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即将从我国北方入境,这或许有助于雾霾浓度的扩散。 D .9月8日,开学的第二天,闻一多初次与朱自清见面,从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同事论学。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当下,一些中国青年喊出了“慢就业”的口号,有些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对于这种看法,笔者敬谢不敏。 B .节日贺卡:垂念师恩,永世不忘。值此春节到来之际,恭祝恩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C .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D .某领导给下级的批示:这个问题事关重大,望你组织群众讨论后再行钧裁。 二、能力素养提升(45分)?(共1题;共16分) 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小题。 6.?下列对《红烛》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节,诗一开始就突出红烛意象,由此联想到诗人热烈的心,“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 B .诗中表达了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诗人自问自答,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 C .第四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既制了,便烧着”,反映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 D .“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既是对红烛精神的提炼,也是诗人对自己的勉励:不惜牺牲,无私奉献。 7.?下列对《红烛》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每一节都以“红烛啊!”的呼唤开头,形成浓郁的抒情氛围,继之以自问、自悟、自励、自答、自勉,一步步展示执着追求的心迹,有很强的感染力。 B .诗人在从红烛的外在形态上提取了红烛精神之后,进一步将之归结为“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画龙点睛,揭示了红烛精神的本质和灵魂所在,收束全诗,可谓“卒章显其志”。 C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反复使用感叹词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D .这首诗注重重复句的使用、顶真等修辞的采用,注重押韵、格律,突破了诗人以往诗歌形式美和节奏感的限制,诗风自由,和诗中的情感适配。 8.?本诗第二、三节有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请结合全诗分析。(4分) 9.?诗歌中诗人的情绪抑扬顿挫,峰回路转,感染力极强。请试作赏析。(6分) 三、课外阅读(16分)?(共1题;共1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以下小题。 祈? 祷 闻一多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谁的心里有尧舜的心, 谁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 谁是神农黄帝的遗孽。 告诉我那智慧来得离奇, 说是

文档评论(0)

陆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提供教育和职场类型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