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教学PPT农业的区位选择.ppt

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教学PPT农业的区位选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训练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农业地域景观图的比较,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 3、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国和西班牙两个国家农业区位差异,学会进行区域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农业区位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的思想。 2、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思想。 3、培养学生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农业的区位选择 某一地理事物的区位:既指事物的具体位置,又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小结 思考: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除图中列出的因素外,影响农民决策的因素还有哪些? 一、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气候: 2、地形: 3、土壤: 4、市场: 5、交通运输: 6、政策: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对植物,尤其是农作物的种类、产量、复种指数及耕作制度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直接和间接制约着农业的生产类型和产出 土壤肥力对农作物的生长及产量影响极大 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对农业的影响显著增强 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淮北则为枳” 同一种农业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发展,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气候 作物种类 最低气温 最适气温 最高气温 小麦 3~4.5 20~22 30~32 玉米 8~10 30~32 40~44 水稻 10~12 30~32 36~38 棉花 13~14 28 35 油菜 4~5 20~25 30~32 主要农作物生理活动的基本温度范围 (oC) A 三江平原的种植业 B 青藏高原的畜牧业 思考: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的气候都较寒冷,但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区位类型,为什么? 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地形 材料: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土壤 作物 对土壤的要求 小麦 对土壤水肥条件要求高,适应较粘重、紧密的土壤 玉米 要求土层疏松肥沃,对土壤通气性较为敏感,根系强大,吸肥力大。 高粱 耐瘠,吸肥力强 大豆 要求土层深厚疏松、无杂草,根系吸收力强,需水多 棉花 要求土壤的排水通气能力好,土层深厚 主要农作物对土壤条件的不同要求 举例:天津市汉沽区近年来出现了大面积的葡萄园,而在几年前却很少,这是为什么?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问题: 种植葡萄要想获得更好的效益,除了培育良种、扩大种植面积之外,还要依靠什么? 交通运输是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条件。 市场 交通 材料: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副食品农业生产的利润远远高于粮食种植,为什么还有许多农民甘于去种植粮食呢? 国家的政策也会对农业区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政策 某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期曾大规模栽桑养蚕,后因国际市场价格大跌,而银杏叶提取物价格看好,农民纷纷毁桑园而发展银杏采叶圃。然而5年后市场上银杏叶提取物的需求量锐减,农民开始刨银杏树。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该案例给我们什么有益的启示? 原因: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思考: 启示:农业区位的选择,要综合分析各方面的信息,对市场可能的变化作科学的预测。 自然因素 影响内容 举例 气 候 热 量 种类、分布、复种指数 喜温耐热作物:水稻、玉米、棉花、花生、烟草、甘薯 喜凉耐寒作物:小麦、青稞、燕麦、甜菜、油菜、豌豆 光 照 种类、产量 喜光作物:棉花、玉米 耐阴作物:咖啡、可可 植物90~95%干物质得自光合作用 降 水 个体形态、分布、产量 小于250mm地区,无水源灌溉就没有种植业。我国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 地 形 农场规模、水利化、机械化 平原宜耕、山区宜牧、垂直农业 土 壤 种类、产量 酸性红壤宜种茶树、柑橘,碱性土宜种沙棘、枸杞 冲积平原肥沃,多为农业高产区 社会经济因素 影响内容 举例 市场 类型、规模 市场需求量增加或减少,影响面积扩大或缩小; 需求品种、比例变化,影响类型和产量 交通运输 质量和效益 交通便利、信息畅通,鲜活农产品不易变质,优质优价、效益好 政策 推行技术和良种,增减面积,调整结构;建立基地 杂交水稻、双季稻、高

文档评论(0)

liuxing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