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古籍整理与开发现状及其模式研究(历史学毕业论文).docVIP

高校图书馆古籍整理与开发现状及其模式研究(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校图书馆古籍整理与开发现状及其模式研究(历史学毕业论文) 文档信息 属性: F-016W2S,doc格式,正文3783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适用: 作为文章写作的参考文献,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摘取等相关工作。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关键字:古籍整理与开发;现状;模式;高校图书馆 1 搞要 1 3探索古籍整理与开发多种模式 5 参考文献: 7 论文原创声明(模板) 7 论文致谢(模板) 8 正文 高校图书馆古籍整理与开发现状及其模式研究(历史学毕业论文) 关键字:古籍整理与开发;现状;模式;高校图书馆 搞要 摘要:文章通过对辽宁省高校图书馆藏古籍整理与开发现状的调查,挑选出具有价值的古籍特色资源,提出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古籍整理与开发模式,旨在加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助推地方特色文化建设进程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1-0068-03 收稿日期:2014-10-21 作者简介:赵小丹(1980-),辽宁大学图书馆馆员。古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世代传承,是华夏文明得以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各民族文化的挖掘与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充分说明党中央已把整理与开发文化典籍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古籍整理是指对古籍进行审定、校勘、标点、注释等加工整理工作,同时也包括古籍影印、索引。其作为连接历史与今天的桥梁,承担着“存亡继绝”的使命,是今天我们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中华民族发展脉络的重要途径。1辽宁省高校古籍整理与开发现状辽宁省共计17家高校古籍收藏单位,现存线装古籍近32万册,占辽宁省线装古籍藏量150余万册的两成。其中珍本、善本1,500余种,孤本10余种。入选一至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9部,入选一、二批《辽宁省珍贵古籍名录》202部 (册数未统计)00藏书多为清乾隆及光绪、宣统刻本,数量不多,保存完好渤海大学图书馆10,000余00沈阳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校图书馆6,000余00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6,000余00辽宁大学图书馆于2010年还被评选为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辽宁省第一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是辽宁省第二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赵小丹:高校图书馆古籍整理与开发现状及其模式研究赵小丹:高校图书馆古籍整理与开发现状及其模式研究目前辽宁省各高校图书馆多未进行古籍整理与开发,仅有几家进行过此类尝试,但多数仅限于进行版本鉴定后,将古籍原文影印出版,而并未真正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等整理加工。这显然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各民族文化的挖掘与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要求不相协调。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是:①考虑到古籍整理与开发过程中由于影印设备直接接触古籍原本,会对古籍造成损坏。②部分图书馆认为自身古籍资源有限,善本稀少,普通古籍多已有数字化版本,避免重复建设。③缺乏整体规划与馆际合作。 实际上,辽宁省高校图书馆古籍藏量丰富,涉及各个门类。同时其搜集、存藏的古籍资源各有侧重,是公共图书馆的有益补充。科学整理并开发其中特色文献资源,对地方文化、经济建设大有裨益。2辽宁省高校图书馆收藏的具有整理与开发价值的古籍资源善本、孤本古籍 目前辽宁省各高校图书馆收藏的善本古籍约有1,500余种,其中孤本有10余种,19种古籍已被入选到一至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无论在内容与版本上均属上乘,具有极高的文献和版本价值。 辽宁地区方志文献 地方志,指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的文献。是客观综合反映一个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历史与发展轨迹的资料性著述,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辽宁省高校图书馆藏有大量本省地方志文献,以辽宁大学图书馆为例,举隅如下: 《盛京景物辑要》十二卷,清乾隆十九年 (1754),由太常寺少卿、翰林学士励宗万手抄进呈乾隆皇帝御览。书中钤有“乾隆御览之宝”,是海内外孤本。书中分典谟、宸章、建置、疆域、山川、学校、古迹、名宦、物产等26个条目,对于研究东北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宸章中收录康熙、乾隆东巡时所作的诗,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乾隆《盛京通志》四十八卷,清咸丰二年(1852)重刻本。最初成书于乾隆元年,吕耀增、宋筠、王河三人任总裁,魏枢任纂修。咸丰二年(1852年),时任奉天府丞提督学政的雷以诚等人以其初印本和府衙所藏刻板为基础完成了此书的校补。该书对研究沈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de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