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一单元通论练习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第一单元 通论练习题 古代汉语通论(一)工具书 一 、填空 1. 汉语字典辞书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 、 。 2 . 中国最早讲词义的辞书为 。 《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 ,全书分 部,收字 个,又有重文 个。 《康熙字典》成书于 年,部首数 ,收字 个。 《辞源》(修订本)是 词典,用 法编排,部首数 。 《 辞海》(1979 年版)是 辞书。此书部首调整为 个,各字归部的原则是 。 《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清代 ,此书收释虚词 个,释词特色是 。 《词诠》的编纂者是 ,此书收释虚词 组,共 个。二、 单选题 《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 A 许慎 B 张玉书 C 阮元 D 王引之 下列工具书,解释虚词通常用法和特殊用法的是( ) A《经传释词》 B《说文解字》C《经籍纂诂》 D《助字辨略》 下列工具书,可供查检《论语》 、《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 A《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B《简明古汉语字典》 C《十三经索引》 D 《汉语大字典》 三、 多选题 下列工具书,按平水韵一零六韵分卷编排的是 ( ) A《经籍纂诂》 B 《佩文韵府》 C《经传释词》 D 《辞通》 E《词诠》 下列工具书,所收字头按 214 个部首编排的是 ( ) A《说文解字》 B 《康熙字典》 C《辞源》 D 《辞海》 E 《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诗词曲语辞汇释》这部工具书的性质是 ( ) A 考释《诗经》 、《楚辞》中的特殊词语B 考释唐诗、宋词中的特殊词语 C考释乐府民歌中的特殊词语D考释元曲中的特殊词语 E 考释经书中韵文的特殊词语 古书旧注中见到“东,德红切”的注释材料,这说明“东”和“红”的关系是( ) A 两字具有双声关系 B 两字具有叠韵关系 C两字具有同音通假关系 D 两字具有声调相同关系 E 两字具有同义关系 古代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填空 古今汉语的关系是 。 古今词义的关系有三种,分别为 、 、 。 古今词义没有区别的是 词汇。 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有 和 两种。 词义范围的变化有 、 、 三种。 掌握词的古义的手段分别有 、 、 、 四种。 二、 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所用意义与今义完全不同的是A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B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C愿无伐善,无施劳。 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 2、以下各个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扩大现象的是A 狱:古义为“案件” ,今义为“监狱” B 丈夫:古义为“成年男子” ,今义为“女子的配偶” ( ) C臭:古义为“气味” ,今义为“难闻的气味” D裁:古义为“裁衣” ,今义为“裁断” 3、以下各个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缩小现象的是( ) A 走:古义为“跑” ,今义为“行走” B 响:古义为“回声” ,今义为“声音” C劝:古义为“勉励” 、“勉力”,今义为“劝阻” D宫:古义为“房屋,居室” ,今义为“宫殿” 4、以下各个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转移现象的是( ) A 坟:古义为“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地” ,今义为“掩埋尸体的土堆” B 货:古义为“财物” 、“财产”,今义为“商品” 、“货物” C色:古义为“脸色” ,今义为“颜色” 、“色彩” D睡:古义为“打瞌睡” ,今义为“睡觉” 5、以下各组成对的反义词,其反义关系与今义一致的是 ( ) A 高——低 B 穷 ——达 C 进——退 D 治——乱 6、以下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其语法作用相当于一个词的是( A 操其奇赢,日游都市。 B 上闵之,问左右: “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 C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D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三 多项选择题 1、以下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义与今义不同的是 ( ) A 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B 夸父与日逐走。 C且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D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E 互抱马脚不得行。 2、 以下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义范围后世已经有所扩大的是 ( ) A 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B 反,诛屦于徒人费。 C饮于河、渭,河、渭不足。D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 E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3、以下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义范围与今义已经有所不同的是( ) A 水之行,避高而趋下。B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C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器械不备也。 D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 E 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四、 简答题 1、根据以下例句,说明“恨”和“怨”二词古今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 子为父死亡所恨。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广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