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究式教学设计及评价
杨君萍 武威第七中学
一、 教学背景分析
1、 教材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4章第 1节的内容。教材利用一些具体例子和资料,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水 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一些离子的跨膜运输并不是顺着 离子的相对含量进行的,最后总结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其中,“水 分的跨膜运输”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这是一个探究实验,也是学生在 高中阶段第一次真正全面接触探究实验,通过对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 探究,培养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做过或见过这样的实验: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会软缩, 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学生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做菜馅时 加入一些盐,蔬菜中的水分会大量渗出;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 苗”现象等,这些生活经验对学习木节内容都有帮助。而本节内容需要 学生从微观水平上理解细胞吸水、失水的过程,理解细胞膜是选择透过 性膜,内容本身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困难。另外, 学生在初中曾经接触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但在如何提出问题、作出 假设和设计实验等环节都还缺乏训练。
二、 目标表述
1、知识与技能(1)说出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2)举例 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3)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操作显微镜。
2、过程与方法(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说明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
2、 让学生知道细胞与外界溶液一起可以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3、 挙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教学难点
1、 如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2、 如何设计实验过程(材料、实验用具、试剂的选择,实验结果的 预测等)o
3、 理解细胞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首先由“问题探讨”引入,从“扩散”迁移到“渗透气在生物小 组课前完成渗透作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由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然后由渗透装置类比联想到细胞,分析教材给出的“水分进出哺乳动物 红细胞的状况”,认识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 在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问题上,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似吗?如果相似, 植物细胞又有什么与动物细胞不同之处呢?引出探究活动。探究植物细 胞的吸水和失水重在做好引导,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实验设 计的能力,归纳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进一步通过动手实验,锻炼学 生的操作能力。
通过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问题的分析,学生认识到水分子是可以 自由进出细胞膜的,并且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行的。教材的资料分析 提供的素材是无机盐的吸收情况,通过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出:细 胞对物质的吸收不一定都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行的;细胞吸收物质是 有选择的,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木设计遵循的新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 究性学习。依据“自主学习”的原则,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线,以学习 小组为单位,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探 究、交流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 学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发展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和创新意 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比较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过程安排 设计意图
第1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言:同学们回忆一下赞美莲藕的诗句“出淤泥而不染,
濯青莲而不妖”。莲藕生长在汚浊的泥土中却能从环境
创设情境,激
中获取莲藕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水、氧气、
起学生的学习
矿物质等,而莲藕细胞不需要的物质分子则不能进入。
欲望。
到底是什么控制物质分子进出细胞?(细胞膜)物质分
于是如何跨越细胞膜输入和输出细胞的?(引出本章课
题)
今天,我们先以水分为例,共同探究水分是怎样通过细
胞膜进出细胞的。(引出本节课题)
“问题探讨”(1)演示实验:一滴红墨水滴入到清水中,
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观察并回答。(2)提出探究问题:如果两种不同的
溶液被一层半透膜隔开,结果又会怎样?
演示:渗透作用的实验现象。
教师和各实验小组代表课前做好该实验,实验的内容设
置如下:
学生亲自实
①烧杯中是清水,漏斗内是30%的蔗糖溶液,两种不同的
验,展示实验
溶液被一层玻璃纸(半透膜)隔开,实验开始时,漏斗
现象,分析比
内外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静置2 h后,漏斗内的液
较实验结果,
面有何变化?
得出结论,既
②用一层纱布代替半透膜,其它的均与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