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关于无领导小组排序选择类题型的高效解
法探讨
离我考上公务员眨眼过去了两年的时间了,最近参加
了一次单位中层的竞岗。区别于以往演讲 +问题答辩的模式, 这次领导创新性的采用了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大家都知
道这种群面的方式是“不怕不识货,最怕货比货”的横向挑人模式,过程中大家的辩论能力、说服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等都可以充分地体现出来了。结构化面试的模式还可
以装几分钟就过了,这种“群殴”式的打法可能要持续 1~3 个小时,过程还可能遇上 “猪”一样的队友呈现的各种状况, 对考生考官都有更高的要求。
这次同组很多强人,自己原本都没打算竞岗的(考虑 到刚进入单位的公务员队伍不足两年) ,所以准备也不太充
足,在面试过程中发言不多,成绩不算理想,幸亏在其它环节拉回了点成绩,才走了狗屎运进入了前三(一共二十四人参加竞岗) 。因为我在准备的时候稍微看了一下网上介绍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型和技巧。总结最受认同的心得是:梳理出解题框架,按照麦肯锡七步成诗法的步骤引导小组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完成题目的讨论。这样既突出你做事有条理、有思路、有步骤,每一步都有里程碑的结果,可以比较好的控制进程和时间。
但问题是并不是每一题的框架都那么容易理出来;就算你理出来了太复杂的框架你表达给同组的成员听时,大家 还在想着轮到自己怎么表述自己观点的时候,可能根本听不 进你的复杂思想;就算你的框架你比较好地表达了出来,但 同组的其他人也是有备而来,他梳理出另一种框架来和你对 抗呢?正如题目的答案没有唯一性一样,框架也可以是“公 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时一但不被团队接受或混入框架之争那时间流逝的速度会超出你的预期。
本次无领导小组面试题目如下:
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层干部可能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
1、处事公正
2、能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性
3、有大局观
4、廉洁自律以身作则
5、办事能力强,能出成绩
6、言谈举止有风度
7、能充分发挥下属积极性
8、善于沟通
9、熟悉业务知识
10、有决断力
请结合工作实际选出 5 个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并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说明理由。
我们这次面试遇到的是排序选择类的题型,有十个元素描述中层领导应该具备的素质,让你挑出其中五个,并按 重要性排序。大家都是有备而来,也有不少人是先把元素分 门别类(例如分为思想层面、能力层面、道德层面、其它层 面),再提出排序原则;也有人说按照德能勤职廉的人才评 价大框架来对号入座筛选;也有人说按照“先做人后做事”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思路来排序细分。你一言我一语 都说的入情入理,引经据典。期间也有进入了胶着状态,谁 也说服不了谁的尴尬场面。所以到实战遇到大家都是高手时,
很可能用框架来征服大家是比较困难的。
通常胶着状态的结果就是要么没结果(团灭) ,要么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投票,最终草草得出结果。这次
面试过程中,有同组成员提出了利用权重值累加排序的方式来确定最终的排列顺序,这种方式启发了我在这个讨论过程中可能用确定的解题步骤,会比不确定的框架更靠谱。以下我就简单说说我想出的针对排序选择类无领导小组讨论的 高效解法:
1、在第一轮大家各自表述观点后会有第一次排序结 果,按照权重值统计各选项的累计权重分,得出权重值最高 的前 N 个排序结果( N 为题目需要选出的因素数量,如本次考试题目要选出 5 个)。
还是引用上面的题目举例说明,如果我认为我第一次
选出的重要性排序为 4、3、8、2、9,那么第 4 点就得 5 分,
第 3 点就得 4 分,第 8 点就得 3 分 如此类推;接着我的 下一个小组成员假设给出的答案是 3、4、8、7、9,那么对应上面两个组员的选择及各因素的权重分如下:
号组员: 4、3、8、2、9
权重分: 5、4、3、2、1
号组员: 3、4、8、7、9
权重分: 5、4、3、2、1 以下略
两组合计:
因素 2:2+0=2
因素 3:4+5=9
因素 4:5+4=9
因素 7:0+2=2
因素 8:3+3=6
因素 9:1+1=2
然后再以此类推,直到累加了所有成员的结果后,根据最终各因素累加得分得出一个权重值累加结果的排序。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为什么要使用权重值,而不直接使用累计相加的结果?最多人选排第一位的或最多成为入 选 5 个之一的因素就排第一就行啦。干嘛这么折腾。因为简单累加会有以下问题:一是简单相加体现不出各人对各因素
的排列位置, 第一个还比较简单, 后面的怎么比较 :例如直观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车工一体化》教学设计.pdf VIP
- 最新2023版知识产权贯标GBT29490 01知识产权组织环境和相关方管理控制程序(含表单)[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文件].docx
- 抑郁症的常见护理.pptx VIP
- 【B-3】护理部门对《护士条例》执行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docx VIP
- 奥数举一反三附答案第01周数图形(A).pdf VIP
- HSK-标准教程2-第二课课件.pptx VIP
- 桶装水配送服务标准及操作流程.docx VIP
- 个人简历空白表格word下载.pdf VIP
- 办公设备电脑、一体机、投影机等采购投标技术方案技术标.docx
- 2025青岛市辅警考试试卷真题带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