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儿童团团长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                                    12 岁的龙门村儿 
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                     一面放哨, 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 
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 
几个鬼子兵。 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                                        并写了一 
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 
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                        知道是十分重要的, 他赶着一群羊 
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 
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 
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 
溜了出来。 他赶到羊圈里, 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                                    一口气跑了几 
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 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  他把鬼子带到了一 
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 
愈爬愈远, 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                          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                 “八路 
军叔叔 ,,  ”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朱德的扁担 
1928 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 
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  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                                             从 
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 
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                          他穿着草鞋, 戴着斗笠, 挑起满 
满的一担粮食, 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白天挑粮, 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 
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                        写上 “朱德扁担不准乱拿” 八个大 
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赵一曼 
     赵一曼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少年时代就接受了先进思想                                         , 勇于 
向传统观念和反动势力作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培养教育下                                          , 经过长 
期革命斗争锻炼  , 成长为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 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 
业献出宝贵生命  , 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抗日英烈之一。 
     1927 年 4 月 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无数党员 
干部和进步青年惨遭杀害。  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许多人宣布脱离了共 
产党 , 军校里的学生中也有一部分出现了动摇。                               赵一曼却坚决地表示              : 
 “不, 我决不回头 , 我要战斗下去 , 继续奋斗下去。”军校决定由留在 
后方的叶挺率领第              11 军第 24 师赴前线攻打叛军, 并把军校全体同学 
编为中央独立师,赵一曼随军校女生队被编为政治连,受叶挺指挥, 
开赴前线。五月十七日早晨五点钟,  女生队分两路出发, 一路到金口, 
一路到纸坊。我们高举‘中央独立师’军旗和许多面锦旗,号兵吹着 
进行曲,向望山门车站前进。”赵一曼和女生队沿途张贴标语,向群 
众宣传“我们是革命的军队,是保护人民大众的”。在炮火连天的火 
线上,赵一曼和女生队的学员紧跟作战的男学员部队,                                     投入了紧张的 
抢救伤员的工作。 不顾子弹在头上尖叫,  把受伤的战友抬下火线,  热 
情地为他们包扎、换药、喂药。这次从出征到返校共                                     34 天。在这 34 
天里,赵一曼“历尽艰难困苦,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 
     小兵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有个聪明勇敢的男孩叫张嘎。在鬼子 
的一次突袭中,张嘎目睹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鬼子打死和八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