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word.zl
-
.word.zl
溶胶的制备、纯化及稳定性研究
1、实验背景
胶表达象无论在工农业生产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 都是常见的问题。 为了了解胶表达象, 进而掌握其变化规律,进展胶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实验很有必要。
氢氧化铁胶体因其制备简单、带有颜色和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学物理化学实验 中,并且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但是采用电泳方法测定溶胶的电动电势〔ζ〕却是始终是一个难点,因为溶胶的电泳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溶胶中胶粒形状、外表电荷数量、溶剂中电解质的种类、离子强度、 PH 、温度和所加电压。
2、实验要求
了解制备胶体的不同方法,学会制备 Fe(OH) 3溶胶。
实验观察胶体的电泳现象,掌握电泳法测定胶体电动电势的技术。
探讨不同外加电压、电泳时间、溶胶浓度、辅助液的 pH 值等因素对 Fe(OH) 3溶胶电动电势测定的影响。
探讨不同电解质对所制备 Fe(OH) 3 溶胶的聚沉值 ,掌握通过聚沉值判断溶胶荷电性质的方法。
二、实验局部
实验原理
溶胶的制备方法可分为分散法和凝聚法。 分散法是用适当方法把较大的物质颗粒变为胶
体大小的质点, 如机械法, 电弧法, 超声波法, 胶溶法等; 凝聚法是先制成难溶物的分子 (或离子 )的过饱和溶液,再使之相互结合成胶体粒子而得到溶胶,如物质蒸汽凝结法、变换分
散介质法、 化学反响法等。 Fe(OH) 3溶胶的制备就是采用化学反响法使生成物呈过饱和状态, 然后粒子再结合成溶胶。
在胶体分散系统中, 由于胶体本身电离, 或胶体从分散介质中有选择地吸附一定量的离子,使胶粒带有一定量的电荷。显然,在胶粒四周的分散介质中,存在电量一样而符号相反
的对应离子。荷电的胶粒与分散介质间的电位差,称为ξ电位。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荷电
的胶粒与分散介质间会发生相对运动。 胶粒向正极或负极 〔视胶粒荷负电或正电而定〕 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同一胶粒在同一电场中的移动速度由ξ电位的大小而定,所以 电位也称为电动电位。
测定ξ电位,对研究胶体系统的稳定性具有很大意义。溶胶的聚集稳定性与胶体的ξ电位大小有关,对一般溶胶,ξ电位愈小,溶胶的聚集稳定性愈差,当ξ电位等于零时,溶胶的聚集稳定性最差。所以,无论制备胶体或破坏胶体,都需要了解所研究胶体的ξ电位。原那么
上,任何一种胶体的电动现象 (电泳、电渗、液流电位、沉降电位 )都可以用来测定ξ电位,但用电泳法来测定更方便。
电泳法测定胶体ξ电位可分为两类,即宏观法和微观法。宏观法原理是观察与另一不含
胶粒的辅助液体的界面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 微观法那么是直接测定单个胶粒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对于高分散度的溶胶,如 Fe(OH) 3胶体,不易观察个别粒子的运动,只能用宏观法。对于颜色太浅或浓度过稀的溶胶,那么适宜用微观法。本实验采用宏观法。
宏观法测定 Fe(OH) 3的ξ电位时,在U形管中先放入棕红色的 Fe(OH) 3溶胶, 然后小心地在溶胶面上注入无色的辅助溶液,使溶胶和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在 U形管的两端各放一根电极,通电一定时间后,可观察到溶胶与溶液的界面在一端上升,另一端下降。胶体的ξ电
位可依如下电泳公式计算得到:
K S/ t
E / L
式中 K 为与胶粒形状有关的常数〔球形为 5.4 1010 V 2 S2 kg-1 m-1,棒形粒子为 3.6 1010 V2 S2 kg-1 m -1, 为分散介质的粘度〔 Pas〕, 为分散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E 为加于电泳测定管
二端的电压〔 V 〕,L 为两电极之间的距离〔 m〕,S 为电泳管中胶体溶液界面在 t 时间〔 s〕移动的距离〔 m〕, S/t 表示电泳速度〔 m. s-1〕。式中 S、 t、E、L 均可由试验测得。
影响溶胶电泳的因素除带电离子的大小、 形状、 离子外表的电荷数目、 溶剂中电解质的
种类、离子强度、温度外,还与外加电压、电泳时间、溶胶浓度、辅助液的 pH 值等有关。根据胶体体系的动力性质, 强烈的布朗运动使得溶胶分散相质点不易沉降, 具有—定的
动力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溶胶分散相有大的相界面,具有强烈的聚结趋势,因而这种体
系又是热力学的不稳定体系。 此外, 由于溶胶质点外表常带有电荷, 带有一样符号电荷的质点不易聚结,从而又提高了体系的稳定性。
带电质点对电解质十分敏感,在电解质作用下溶胶质点因聚结而下沉的现象称为聚沉。
在指定条件下使某溶胶聚沉时,电解质的最低浓度称为聚沉值,聚沉值常用 mmol .L -1表示。影响聚沉的主要因素是与胶粒电荷相反的离子的价数、 离子的大小及同号离子的作用等。 一般来说,反号离子价数越高,聚沉效率越高,聚沉值越小,聚沉值大致与反离子价数的 6次方成反比。 同价无机小离子的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练习题100道(含答案).pdf VIP
- 绘本教学The hug 课件.pptx VIP
- 天奥电梯帝奥电梯GX90系列电梯一体化驱动控制系统调试参数说明故障代码.pdf
- 广南高铁工务段线路工指导书(2003).doc VIP
- 《葵花籽油中蜡含量及组成的测定 气相色谱测定法》征求意见稿.pdf
- 2025年上海外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大门施工方案.doc VIP
- 七年级数学新人教版下册7.1.2《两条直线垂直》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 VIP
- 1.1.1集合的概念课件-高一上学期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pptx VIP
- Q-CR 9218-2024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OCR).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