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阅读》.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诗歌阅读》 《现代诗歌阅读》 《现代诗歌阅读》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课程名称:现代诗歌阅读 授课对象:高一学生 授课教师:余永平 课程类型:文学审美素养类,任选课 教学材料:根据《高中选修系列?现代诗歌阅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改编纲要(共11讲) 授课时间:每周2课时,共36课时 二、具体内容 1.课程背景: 诗歌代表着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与智慧。唐诗、宋词和元曲,分别铸就了中国文学的黄金、白银和青铜器时代。然而发展到今天的新诗,诗歌界认为现代中国的新诗正在走向繁荣,而非诗歌界却认为新诗越来越远离了读者。事实上,中国的新诗,既不那么繁华,也不那么冷寂。就中学生来说,大部分都有强烈的阅读欲望,青春无诗不精彩嘛,但是,他们又普遍对现代诗歌的解读感到迷茫:“读不懂!”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诗性”阅读新诗,也为了营造书香校园,而开设这门课程。 2.课程目标: 本课程尝试着通过对现代诗歌的阅读,运用“范文点读法”,结合优秀作品,透视诗歌的各个构成要素,掌握解读诗歌的基本要领,力争学会“诗性”阅读新诗,并从中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3.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第一讲:中国传统诗歌意象 第二讲:中国新诗意象种类 第三讲:象征常见类型 第四讲:情智 第五讲:想象与联想 第六讲:叙事 第七讲:结构 第八讲:语言 第九讲:反讽 第十讲:视角 第十一讲:意蕴 4.评分依据:出勤 30% ,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30% ,考核 40% 卷面成绩。 《现代诗歌阅读》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第一讲:中国传统诗歌意象 教学目标: 1.了解意象特点及中国古典诗词传统意象,为阅读现代诗歌提供鉴赏平台。 2.掌握温故知新的方法及对知识的梳理整合,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方式:教师讲述与师生间、学生间,感悟、交流、讨论、整合为主。 教学手段:使用幻灯片,图文结合,加大课堂容量,提供情境,感悟意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要点: 1. 了解意象特点。 2. 结合古典诗词,分门别类介绍中国古典诗词传统意象(送别场所、植物类、动物类、 自然类、行为类)。 3. 意象的多维解读 结合古典诗词,了解“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流水”、“燕子”的多维意象。 超级链接: 第二讲:中国新诗意象种类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新诗意象种类 教学手段:教师主讲,学生感悟分析作品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要点: 1. 单一意象与意象群落 学生结合戴望舒的《雨巷》、艾青的《手推车》,感悟分析中心意象。 学生结合作品:梅绍静的《日子是什么》、余光中的《乡愁》等,感悟分析意象群落。 2. 写实意象、写意意象、比喻意象、象征性意象、荒诞性意象 学生结合昌耀的《鹰 雪 牧人》、余光中的《天问》,感悟分析写实意象与象征意象。 学生结合王家新的《山水人物》《鱼》,感悟分析写意意象。 学生结合郑愁予的《如雾起时》,感悟分析比喻性意象。 学生结合牛汉的《半棵树》,感悟分析象征性意象。 学生结合余怒的《谬论》,感悟分析荒诞性意象。 3. 反传统意象的生活流诗歌学生结合李亚伟的《中文系》,感悟生活流诗歌没有所谓的传 统意义的意象,而呈现出流动的、发散的、散文化的形态。 信息窗:《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第三讲:象征常见类型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新诗象征种类 教学手段:教师主讲,学生感悟分析作品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要点: 1. 隐喻与象征的异同 2.象征常见类型 学生结合赵丽华《一个渴望爱情的女人》、郭沫洛《炉中煤》,感悟分析寓言式象征。 学生结合顾城《一代人》,感悟分析非寓言式象征。 学生结合曾卓的《悬崖边的树》、芒克的《阳光中的向日葵》,感悟分析公共象征。 学生结合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感悟分析私设象征。 2. 由诗歌中极富质感的意象的捕捉,迁移到记叙类文章、议论性散文中具体生动的画面的 描写,使诗歌阅读辐射写作。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文档评论(0)

亦起学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湖北亦贤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1023MA4F181CX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