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VIP

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4 页 共 NUMPAGES 5 页 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xx题 xx题 xx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第 1 题:《史记·周本纪》载:“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初欲弃之,因名曰弃。”该史料的价值在于 A.厘清周部族的早期宗法关系 B.展现周部族的早期社会结构 C.印证周部族的发源地 D.折射出周部族早期社会形态 【答案解析】D 【详解】据题意可知,周本纪中关于周氏先祖起源的记载带有神秘色彩,虽然有神秘夸张的成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周部族早期的社会形态,故选D;材料仅反映了弃的出身,并非是厘清周部族早期的宗法关系,没有体现社会结构,排除AB;材料反映的是弃的出身,而非印证周部族的发源地,排除C。 第 2 题:宋以后,国家的赋役制度开始明显变化,趋势是以人丁为主转为以田亩为主,将各种劳役也转向田亩,与田赋一并征收。推动这一变迁的重要经济背景是 A.租佃制的发展 B.土地兼并的加剧 C.人地矛盾突出 D.封建国家的财政危机 【答案解析】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土地租佃制发展,在此背景下,宋代以后国家为保证税收收入,征收赋税以人丁为主转为以田亩为主,同时将各种劳役也转向田亩,与田赋一并征收,A正确;土地兼并加剧不能直接导致国家赋役制度发生明显变化,排除B;人地矛盾突出主要体现在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方面,而非赋税制度方面,排除C;宋代以后的政权并非都存在财政危机,排除D。 第 3 题:据统计,崇祯皇帝在位17年,先后更易内阁官员50人,其中处死2人,充军2人;任免刑部尚书17人;兵部尚书处死2人,被迫自杀1人;诛戮总督7人,巡抚11人。这表明 A.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破坏了明朝的政治生态 B.明朝专制统治走向极端化 C.明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 D.明朝统治集团相互倾轧,吏治腐败 【答案解析】B 【详解】崇祯皇帝在位17年间更易的内阁官员,多数结果悲惨。结合所学可知,内阁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材料说明内阁官员权力的大小甚至生死之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明朝专制统治走向极端化,故选B;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统治集团内部相互倾轧,排除D。 第 4 题:顾炎武提出以经学取代理学主张,认为对那些“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要“一切不为”。据此,顾炎武 A.认为应独尊儒家经典 B.反对空谈义理,要大胆实践创新 C.强调经学要解决现实问题 D.认为六经能解决一切现实问题 【答案解析】C 【详解】“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要“一切不为”,强调经学要为现实服务,体现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故选C;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实践创新”,排除B;D表述太绝对,且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第 5 题:1903年6月,上海租界工部局查封进步刊物《苏报》,逮捕其主要撰稿人章太炎、邹容等人之后,清政府多方活动,要求工部局将章、邹“引渡或处决”。同年12月24日,租界会审公廨组织额外公堂审判,判处章太炎、邹容永远监禁。“苏报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反清革命团体的斗争暂时转入低潮 B.中文反动势力开始联合镇压民主革命 C.保皇党人与革命党人的论战达到高潮 D.清政府无力掌控其内政外交 【答案解析】D 【详解】租界会审公廨组织额外公堂审判,判处章太炎、邹容永远监禁,并未按照清政府的设想将章、邹“引渡或处决”,说明清政府并不能完全掌握其内政外交,D正确;“苏报案”之后反清革命团体并未进入低潮,排除A;租界的做法与清政府的设想不符,因此不能得出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的结论,排除B;题干主旨与论战无关,排除C。 第 6 题:黄文雄在《辛亥民国一百骗》中指出:“我国新词大半由日本输入。……如果没有日本在幕末维新时代创出的20万新词,中国的社会、自然科学、新闻将难以传达讯息。”这说明 A.中日文化同根同源 B.中国现代文明源自日本 C.文化移植是中国文化现代代化的主要方式 D.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相较于日本有所滞后 【答案解析】D 【详解】根据“如果没有日本在幕末维新时代创出的20万新词,中国的社会、自然科学、新闻将难以传达讯息”可知,中国现代化进程滞后,落后于日本,故选D;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