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岗前培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取无菌物品必需使用无菌持物钳, 未经消毒用物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 (6)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被污染即不可使用, 应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 5、部分常见无菌技术操作: (1)无菌持物钳使用: ①每个容器放一把钳子; ②干筒每4小时换一次; 用消毒液浸泡依据消毒液性质如戊二醛, 每七天过滤、测浓度一次, 每2周更换消毒液一次, 容器每七天灭菌更换一次; ③浸泡液面超出关节以上2—3cm, 镊子浸泡超出1/2, 取放时尖端闭合, 不可触及容器液面以上及口部, 使用时尖端向下, 不能倒转向上, 用后即放回容器中, 松开关节; ④无菌持物钳只用于取无菌物品, 不能用于夹油纱布、换药、皮肤消毒; ⑤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重新灭菌; ⑥到远处取物时连同容器一起拿, 不能拿在手上穿越病房。 (2)打开无菌包: ①首先检验包名称, 是否系好带, 选择干燥、清洁地方; ②消毒日期、指示胶带、指示卡是否变色; ③取出无菌物品按原折折好, 系一字型带; ④注明开包日期与时间, 未污染12小时有效。 (3)取无菌溶液: ①检验物品名称、质量 ; ②揭开瓶盖手掌紧贴瓶签; ③先到少许冲洗瓶口, 再由原处倒出所需要量; ④套上瓶塞、消毒翻转部分后盖严, 注明开瓶日期与时间、署名, 静脉限用2小时, 溶媒限用二十四小时。 (4)无菌容器使用: ①打开无菌容器时, 盖内面向上, 平放于桌上, 夹取无菌物品后从近侧向对侧盖严; ②手持无菌容器时, 应托住底部, 不可触及容器边缘或内面, 敷料、贮槽内器械限用二十四小时, 过时重新灭菌。 (5)换药标准及注意事项: ①操作前着装整齐, 戴好帽子、口罩、洗手或手消毒; ②诊疗车上用物摆放有序, 上层为清洁区, 下层为污染区; ③换药次序: 清洁伤口、感染性伤口、隔离伤口如坏疽、破伤风等; ④给每个病人换药后要用流动水、洗手液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 对严重感染病人戴一次性手套; ⑤严格无菌操作, 清洁伤口消毒从中心开始向周围进行, 而感染性伤口应从周围向中心进行, 棉球只用一次, 不能往返擦拭; ⑥使用后器械: 通常情况下应遵照先清洗后消毒处理程序, 被朊毒、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传染病病原体污染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分钟, 再实施去污染—清洗—消毒或灭菌 ⑦换药中棉签、敷料、坏死组织、引流条、纱布应放在套有黄色塑料袋垃圾桶内送焚烧处理; ⑧换药时弯盘一个放无菌纱布、棉球、止血钳; 一个放污染敷料、止血钳, 不要交叉污染; 持物钳不能夹油纱布; ⑨伤口被异物、细菌、坏死组织大量污染时(即感染性伤口)每次换药均需清洁伤口, 结痂或坏死组织则应先软化再用生理盐水或消毒液清洗后再消毒; ⑩仅有少许分泌物或有健康肉芽组织清洁伤口, 应避免反复清洁, 新生肉芽表皮才形成伤口不应擦拭, 以免破坏新生组织。 6、隔离标准: (1)在标准预防基础上应依据疾病传输路径(接触、空气、飞沫和其她路径传输),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 制订对应隔离与预防方法; (2)一个疾病可能有多个传输路径时, 应在标准预防基础上, 采取对应传输路径隔离与预防; (3)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识, 并限制人员出入, 黄色为空气传输隔离、粉色为飞沫传输隔离、蓝色为接触传输隔离; (4)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5)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6)建筑布局符合对应要求。 B、胃肠道感染: 临床诊疗: 患者出现发烧(≥38℃)恶心呕吐或腹痛、腹泻、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病原学诊疗: 在临床诊疗基础上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疗: ①从外科手术或内镜取得组织标本或外科引流液培养出病原体; ②上述标本革兰氏染色或氢氧化钾浮载片可见病原体、多核巨细胞; ③手术或内镜标本显示感染组织病理学证据。 C、抗菌药品相关性腹泻: 临床诊疗: 近期曾应用或正在应用抗菌素, 出现腹泻, 可伴大便性状改变如水样便、粘液脓血便或具斑块条索状伪膜可合并下列情况之一: ①发烧≥38℃; ②腹痛或腹部压痛、反跳痛; ③周围血细胞升高; 病原学诊疗: 在临床诊疗基础上,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疗: ①大便涂片有菌群失调或培养发觉有意义优势菌群; ②如情况许可时作纤维结肠镜检验见肠壁充血、水肿、出血或见到2mm—20mm灰黄或灰白色伪膜; ③细菌毒素测定证实。 (4)泌尿系统: 导尿管相关尿

文档评论(0)

159****17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