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戏曲史的重建 .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国古代戏曲史的重建 摘要】从文学史建构的视角出发,将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吴梅?中国戏曲概论?、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廖奔?中国戏曲史?作为戏曲史写作的互文本进行比拟阅读,可以探讨中国古代戏曲史研究范式的变迁、学术视野的转换,及其带来的戏曲美学思想的嬗变,为戏曲史重建提供更加宽阔的理论视野。 【关键词】戏曲史;元杂剧;昆曲;文辞;音律 中图分类号:J82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21〕01-0004-06 一、戏剧史基石——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支脉,但在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系统中,戏曲和小说作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俗文化遭到贬抑,不受主流学术研究视野的照顾由来已久。戏曲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足以和诗、词在文学史上分庭抗礼。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浪潮送来了新的文学史思想和研究范式。在中西文艺思想交融激荡的特殊时期,中国戏曲史终于迎来了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学术史,即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这本书是王国维在北京大学讲授戏曲史的讲义根底上编纂而成的。它史料详实,考据精审,充分表达了王氏深厚的国学根底,又展示了他开阔的西学视野。作为中国戏曲史的开山之作,它既为后世戏曲史的书写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学术资料,也提供了根本的戏曲史研究范式。 在?宋元戏曲史?开端自序中,王国维明确地提出文学与时代俱进的开展观:“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i]序1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托体稍卑的元曲提高到和诗、词等高的地位,从而革除文坛由来已久的雅俗之见,让古代戏曲研究有一个全新的视角。 要研究戏曲,首先要正本溯源,考订文献,爬梳归纳其开展脉络。“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1】1将戏曲的起源回溯到上古的巫术,这与历来文学研究的传统是一致的,即认为戏曲和诗歌一样,是从原始文化的诗、乐、舞合一,文、史、哲不分的状态中渐渐别离独立而来。 “巫之事神,必用歌舞。〞【1】1巫术和戏曲之间的共同之处首先在于歌舞。不同之处在于,巫术利用歌舞来娱神,从而起到祈福禳灾的成效;戏曲那么利用歌舞来娱人,到达娱乐和教益的双重成效。其次,“古之祭也必有尸。〞【1】2尸是由人扮演神,祭祀祖先和神灵。“是那么灵之为职,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乐神,盖后世戏剧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1】3这种角色扮演已经有了戏剧代言体的角色雏形。 如上所述,上古巫术中包含了戏曲的一些主要元素,但从功能上讲,它和戏曲是天壤之别,其宗教神圣性和严肃性远大于审美特性。直到?史记?和?左传?等文献中所记录的优施、优孟出现,才真正向着娱乐群众的戏曲之路迈进了一步。对于巫和优两种角色的不同之处,王国维从功能、形式、性别上做了细致的比照:“巫与优之别:巫以乐神,而优以乐人;巫以歌舞为主,而优以调谑为主;巫以女为之,而优以男为之。〞【1】4 追溯了戏曲起源之后,王国维广征文献,细致地考证了戏曲自先秦至南朝的开展历史。对于“优侏儒〞、“象人〞、“黄门倡〞、“角抵戏〞、“百戏〞、“参军戏〞的起源和特征都做了考订,并得出结论:“由是观之,那么古之俳优,但以歌舞及戏谑为事。自汉以后,那么间演故事;而合歌舞以演一事者,始于北齐。〞【1】6 “以歌舞演故事〞是王国维对戏剧的定义。在元杂剧之前,并不存在真正符合这个定义的戏剧。所以,王国维将其定义为古剧,以区别于现代意义上的戏剧。汉代流行的角抵戏、百戏以娱乐为主要目的,且包含了很多杂耍、竞技的内容。唐代的滑稽戏以挖苦时事为主要内容,所以可由优人现场发挥而成,无需披以管弦乐舞。但在戏谑之余,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批判性。王国维对唐代参军戏的起源做了严密的考证。他将唐至五代的戏剧剧目都钩沉辑录出来,为后来的戏剧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通过分析这些材料,他得出结论:“唐、五代戏剧,或以歌舞为主,而失其自由;或演一事,而不能被以歌舞。其视南宋、金、元之戏剧,尚未可同日而语也。〞【1】15按照王国维的定义,戏剧是“以歌舞演故事〞,二者不可偏废。所以,唐代的歌舞剧和滑稽戏都只具备了戏剧的因素,要等到宋元时期,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完善戏剧。北齐的?兰陵王入阵曲?讲述兰陵王高长恭貌美而兼勇武,破阵杀敌的故事,与同时代的?踏摇娘?讲述被丈夫虐待的妇人衔悲喊冤,自述身世,初步具备了“以歌舞演故事〞的特征,被视为戏剧的雏形。 唐代的滑稽戏到了宋代依然流行,但未获得本质的开展,只是角色更加鲜明,布置稍微复杂一些。宋代的滑稽戏又称为杂剧。王国维从当时的文人的一些小说笔记中辑录出了四十多条滑稽戏材料,这些材料中所记载的宋代杂剧内容简短、诙谐,多利用谐音字为笑点,以文人生活趣味为主。除此之外,宋代的傀儡戏和影戏也值得重视。“至宋而傀儡最盛,种类亦最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凹凸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