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中草药引起的肝损伤.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视中草药引起的肝损伤 第一页,共20页。 /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 第二页,共20页。 / 第三页,共20页。 / 传统中药是指在我国中医等传统民族医药学理论指导下生产和使用的各种草药和非草药类的中药材、饮片和复方中成药。 第四页,共20页。 / 范作鹏等. 北京地区药物性肝衰竭临床特点分析[J].北京医学,2015,09:846-849. 第五页,共20页。 / 药物性肝损伤-中草药 药物分类 1 发病机制 2 临床表现及治疗 3 总结 4 第六页,共20页。 / 药物分类 根据剂型分类: 中草药制剂: 卫矛科:雷公藤、昆明山海棠 菊科:土三七、苍耳子、款冬花、千里光 天南星科:石菖蒲 豆科:番泻叶、苦参、山豆根、野百合 蓼科:虎杖、何首乌、黄药子、马钱子、鸦胆子、罂粟壳、 土茯苓等 有毒矿物药:朱砂、雄黄、砒霜、铜绿等 中草药复方制剂: 牛黄解毒丸、六神丸、壮骨关节丸、天麻丸、鱼腥草注射 液、双黄连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复方丹参素注射液、 养血生发胶囊、补肾乌发胶囊、湿毒清、地奥心血康等 第七页,共20页。 / 药物分类 根据毒性物质和毒理分类: 生物碱类: (1)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千里光、土三七) (2)延胡索乙素(元胡、金不换) (3)石蒜素及双氢石蒜碱 萜类:雷公藤、黄药子、艾叶、决明等 苷类:以皂苷类引起肝损伤最常见 毒性植物蛋白:苍耳子、蓖麻子、相思豆、望江南子 鞣质:五倍子、石榴皮等 矿物药: (1)含汞矿物药:朱砂、轻粉、白降丹等 (2)含砷矿物药:雄黄等 (3)含铅矿物药:铅丹、密砣僧等 第八页,共20页。 / 药物分类 国内报道较多的肝损伤相关中药: 1、何首乌 2、土三七 3、治疗骨质疏松、关节炎等风湿免疫类疾病 的某些药物 4、治疗白癜风、银屑病、湿疹、痤疮等皮肤 系统疾病的某些药物 第九页,共20页。 / 发病机制 第十页,共20页。 / 发病机制 肝实质性损害-药物性肝炎 直接肝毒性: 1.摄入体内的药物和/或其代谢产物对肝脏产生对直接损伤,多为剂量依赖性,可预测。 2.激活免疫和炎症应答等其他肝损伤机制 特异质性肝毒性: 药物代谢酶系、跨膜转运蛋白及溶质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酶或转运蛋白功能异常 HLA的基因多态性--药物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十一页,共20页。 / 发病机制 肝实质性损害-药物性肝炎 直接细胞应激、直接抑制线粒体或免疫反应-初始损伤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 细胞坏死/凋亡通路启动 ? ? ? 第十二页,共20页。 / 发病机制 肝血管性损害-肝小静脉闭塞症/肝窦状隙阻塞综合征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s): 本身无毒性,当PAs到达肝脏在细胞色素P450的催化下脱氢后形成毒性代谢产物脱氢吡咯烷生物碱和脱氢裂碱,当体内谷胱甘肽(GSH)含量减少时,这些代谢吡咯可与组织中亲核性的酶、蛋白质、DNA、RNA 结合引起各种损伤,由于这一过程在肝脏中进行所以代谢产物造成的毒性以肝脏最重。肝小叶第三带GSH含量少、细胞色素P450含量丰富,该带的窦状隙内皮细胞GSH含量更低,从而导致肝小叶第三带肝细胞更易受到代谢吡咯的损伤,病情继续发展可累及肝小静脉,小静脉壁逐渐硬化、闭塞,周围肝细胞坏 死,出现肝小静脉闭塞。 第十三页,共20页。 / 临床表现及治疗 肝实质性损害(药物性肝炎)--临床分型标准: (1)肝细胞损伤型:ALT≥3ULN,R≥5; (2)胆汁淤积型:ALP≥2ULN,R≤2; (3)混合型:ALT≥3ULN, ALP≥2ULN,2R5。 若ALT和ALP达不到上述标准,则称为“肝脏生化学检查异常” R:(ALT实测值/ALT ULN)/(ALP实测值/ALP ULN) 第十四页,共20页。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