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28页)【课件30】.pptx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28页)【课件30】.ppt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律与教化 第三单元 选必一 第三单元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 与教化 课程标准 ①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 ②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本单元时间轴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壹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夏商西周时期 君王及奴隶主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 德治与法治之争 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 ——《尚书·康诰》 ◎周公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2.春秋战国时期:德法之争 (1)背景: ①时代特征: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 ②思想来源:诸侯国君纷纷寻求治国新思想,儒家德治思想与法家法治思想影响最大。 ③历史渊源:战国时期法家思想形成之前,统治者已经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 材料一: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左传·昭公六年》 材料二:夏刑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 ——郑玄 材料三:(商代)刑三百,罪莫重于不孝。 ——《吕氏春秋》 材料四:夏商周时期颁行的刑书上只有刑名、刑种的规定,而无确切的罪名,人民对罪与非罪的区别只能依据传统的观念及社会道德、风俗习惯去加以甄别。 ——武树臣:《中国成文法的起源》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2.春秋战国时期:德法之争 (2)第一次德法之争: 三月,郑人铸刑书。叔向使诒子产书,曰:始吾有虞于子,今泽已矣!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 ——《左传·昭公六年》 ◎子产作刑书 从唯物史观角度思考,叔向为何反对子产“铸刑书”? “铸刑书”有何深远的历史影响?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2.春秋战国时期:德法之争 (3)第二次德法之争: 材料一:孔子对晋国铸刑鼎予以猛烈抨击:“乎,失其度矣!……贵贱不愆,所谓度也。……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 ——《孔子家语》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篇》 材料三: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孔子 ◎孟子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2.春秋战国时期:德法之争 (3)第二次德法之争: 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 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谬,绌美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 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 ——《韩非子·有度》 ◎韩非子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2.春秋战国时期:德法之争 (3)第二次德法之争: ①儒家: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仁政与法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 ②法家: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③结果:在法家思想指引下,秦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材料一: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 材料二:秦王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韩非子)与之游,死不恨矣!” ——均摘编自《史记》 【课堂探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如何评价儒家与法家的德法之争?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贰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时期 (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 (2)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 (3)秦汉朝廷还颁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云梦睡虎地秦简 ◎江陵张家山汉简 材料一:或与人斗,缚而尽拔其须眉,论何也?当完城旦。士伍甲斗,拔剑伐,斩人发结,何论?当完为城旦。 ——云梦睡虎地秦简 材料二:贼杀人、斗而杀人,弃市。其过失及戏而杀人,赎死;伤人,除。谋贼杀、伤人,未杀,黥为城旦舂。贼杀人,及与谋者,皆弃市。未杀,黥为城旦舂。 ——江陵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 律,均布也。令,发号也。——《说文解字》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2.魏晋时期 (1)原因: 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更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 儒法合流,形成“德主刑辅”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材料一: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事异域,其用一也,不可不以相顺,故君子重之也。——《春秋繁露·精华》 材料二:董仲舒《决狱》曰: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

文档评论(0)

138****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