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设计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谈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设计 摘要:文章根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2005 年版〕第节要求,阐述了建筑物设 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组成,提出了一些在设计工 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电气火灾 分级保护 剩余电流 设置场所 1. 接地故障产生的原因: 接地故障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建筑物内导线使用年久失修,其绝缘层老化破损。 1.2 建筑物内导线安装施工不标准, 如导线不穿管路保护, 直接埋于墙内或置于构件 上。 1.3 导线施工质量粗糙,偷工减料,使用钢管穿线时钢管内壁刮伤导线绝缘层。 1.4 娱乐场所等公共活动场所在二次装修时, 乱敷设电线, 致使各种施工遗留火灾隐 患。 1.5 电气设计不当, 包括使用者随意增加负荷。 造成导线过负荷而发热。 导线绝缘层 老化失效。 1.6 用户内部私拉乱扯线路,架设不标准。 1.7 线路受自然条件影响,如空气潮湿导致导线绝缘水平下降等。 1.8 各种人为的破坏造成断线等。 2. 设置漏电报警系统的必要性: 接地故障保护是以防止人身间接电击、电气火灾及线路损坏为目的的一种保护。它 包括相线与大地、 PE 线、 PEN 线、配电和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敷设管槽、建筑物金属 构件、上下水和采暖、通风管道以及金属屋面、水面之间的短路。当电气线路及装置因 绝缘破损有接地故障时,在漏电故障点和导体不良连接处将引起电弧、电火花,这种电 弧具有很大的阻抗和电压降,它限制了故障电流,使过电流保护器不能动作或不能及时 动作来切断电源,而几百毫安的漏电弧产生的局部高温可达 2000℃以上,足以引燃周围 的可燃物而引起火灾。况且其范围涉及到建筑物的各个角落,危害范围广。如不对系统 的漏电进行监测和防控,就会对人身平安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对线路存在破坏性,同时, 存在很大的火灾隐患。根据公安部消防局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中心的统计资料来看, 电气火灾大局部是由电气线路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以 2002 年度为例,鉴定火灾 115 起, 其中, 95 起是由电气线路直接或间接造成的。 “漏电火报警灾报系统〞能准确监控电气线 路的故障和异常状态,能发现电气火灾的火灾隐患,及时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去消除这些 隐患。故设置“漏电火灾报警报系统〞是必要的、迫切的。 3.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设置的范围: 3.1 根据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大小、 人员密集程度, 以下建筑物的供电干线或电源线 路上宜装设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3.1.1 商业楼建筑〔包括地下类商业建筑〕 ; 3.1.2 博物馆、展览馆建筑; 3.1.3 影剧院、歌舞、娱乐建筑〔包括地下同类建筑〕 ; 3.1.4 集会、体育类建筑; 3.1.5 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 3.1.6 餐饮、酒店、旅馆建筑; 3.1.7 医院、福利院、幼儿园、学校等建筑; 3.1.8 易燃、易爆场所及建筑; 3.1.9 公寓、居住建筑; 3.1.10 图书馆、档案馆、书库建筑; 3.1.11 省级及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建筑或场所; 3.1.12 其它火灾危险性大、人员密集的场所及建筑; 在设计过程中,应对上述建筑内的防火区域作出合理的分布设计,确定适当的控制 保护范围。 3.2 根据因停电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及不良社会影响的以下电气装置或场所应安装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3.2.1 公共场所的应急电源、通道照明; 3.2.2 确保公共场所平安的设备; 3.2.3 消防设备的电源,如消防电梯、消防水泵、消防通道照明; 3.2.4 防盗报警的电源; 3.2.5 其它不允许停电的特殊设备和场所; 为防止人身电击事故, 上述场所的负荷末端保护不得采用报警式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3.3 为防止电气火灾发生装设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其剩余动作电流的预定值和预定动 作时间,应满足分级保护的动作特性相配合的要求。 3.3.1 分级保护 分级保护的定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分别装设在电源端、负荷群首端、负荷端, 构成两级或以上串接保护系统,且各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主回路额定电流值、剩 余电流动作动作值与动作时间协调配合,实现具有选择性的分级保护。 根据用电负荷和线路具体情况的需要,一般可分为两级或三级保护。在总电源端、 分支线首端或线路末端装设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如图 1 所示。 二级保护:一级保护和末级负荷; 三级保护:一级保护、中间保护和末级保护; 在采用分级保护方式时, 上下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不得小于 0.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广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