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培训小额贷款公司法律风险.ppt

小额贷款公司培训小额贷款公司法律风险.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公司提供担保法律风险 ?公司法?第16条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别人提供担保,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六〕股权转让法律风险 1.一般规定 2.特殊规定 〔1〕关于禁售期的规定; 〔2〕关于股权转让的比例限定; 〔3〕关于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权转让的限制; 〔4〕关于股权转让的手续。 小额贷款法律风险防范暨民间借贷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孙自通律师 2021年7月24日 引言 相关背景介绍 〔一〕 “三荒〞炙烤中小企业 被称为“三荒两高〞的“钱荒〞、“电荒〞、“用工荒〞和“高本钱〞、“高税负〞正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困扰着当下的中国经济。 “钱荒〞:长时间“等贷〞 煎熬中小企业。 钱荒中的“等贷族〞。 中小企业“很受伤〞。 〔二〕钱荒与钱的体外循环 小额信贷突然繁荣 一边是泛滥的流动性堆出一个个资产泡沫,一边是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因为缺血而在痛苦地呻吟;   一边是银行的传统资金大动脉被牢牢掐着,一边是数目并不算小的资金机密进展着“体外循环〞;   这是怎样一场关于钱的乱象?又将如何深化影响中国经济的将来? 一边是民间流动性过剩引发的资本炒作,先是炒房、炒大蒜、炒绿豆,然后是炒黄金、炒白银、炒文化产品,民间游资为寻找投资时机“上蹿下跳〞在全国流窜炒作;一边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喊“渴〞,融资本钱相比以前大幅进步,一些企业家开始放弃实业搞起资本运作。民间游资的“横流〞与实体经济的“喊渴〞,映射出实体经济经营困境与民间资本的投资迷途。 在温州这个民间金融兴隆的草根之地,只要随意翻开一张当天的温州本地报纸,都可以看到大版大版的“寻求资金〞的广告,民间资本一直都处于一种“疯狂〞状态。 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实业不做了,去做拆借。因为实业的利润太低,最多不超过10%。为什么那么多担保公司,生意还那么好?因为(中小企业)太缺钱了。〞温州某制鞋企业的老板表示 金融风险在加大,隐藏于繁荣之下的民间融资市场危机四伏…… 小额贷款公司开展迅猛 据4月21日央行发布的2021年一季度小额贷款公司数据统计报告显示,截至3月底,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到达3 027家,从业人员达32 097人,实收资本2 141亿元,贷款余额亿元,一季度累计新增贷款427亿元,按照这一速度,全年新增贷款可能超过1 600亿元。去年全年,小贷公司的新增贷款为1 202亿元。而在2021年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2614家。3个月的时间,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增加了413家。 〔三〕小贷公司“既差钱又差人〞 1 .小贷公司也“也差钱〞 小额贷款公司目前“只存不贷〞的政策要求,再加上“最多只能向两家银行融资〞的限制,这让小额贷款公司很容易处在“无款可贷〞的为难场面。 很差钱的小贷公司,就是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缩影。 2.除了差钱,许多小额信贷公司还很差人 小贷公司信贷员面向的客户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优质客户,与银行信贷员相比,他们要面对的客户数量更多、情况更复杂 〔四〕小额贷款公司开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做金融之事,不享金融之权利——身份定位为难; 2. “小贷〞高息; 3. “大额〞放贷; 4.资金饥渴 ,变相“揽储〞; 5.村镇银行?“变身〞还需观望。 〔五〕担保业乱象:高息揽存存隐忧 1.担保行业内公认“三条高压线〞,一是非法集资,二是从事金融业务三是发放高利贷; 2.在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地下钱庄等机构上演“乱舞春秋〞之时,担保行业也开始做起了高息揽储和高利放贷的生意。而这部分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买卖,在高额利益的驱动下,违规操作的情况比比皆是,风险的黑洞也与此同时成倍数放大。   3.国家货币、信贷政策的逐步趋紧,市场流动性偏紧,使得不少担保公司开始铤而走险,以高回报理财的名义变相吸收存款,再将资金以更高的利息贷出,赚取高额息差。 4.担保公司变相揽存的手段不光是以高回报的理财产品来诱惑投资者,低本钱地从银行拿钱也是担保公司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毛毛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毛毛虫的知识分享,希望能帮助到你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