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带你游历龙门沙迳功武村:广府建筑的教科书(图)
以前功武村青年结婚都要在古码头这里”过龙关
当初功武村为防洪种下的竹子几十年后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提名辞
位于龙门县沙迳镇功武村,清代建筑群包括五宅第、 古码头、
正街、 廖氏宗祠等。该村现存古民居上千间 ,院落10余座,其中
五宅第和廖氏宗祠的梁架、 木雕、灰塑水磨青砖墙体及正街店铺
的曲尺柜台,都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唯心
诗意地栖居
在这个被技术和数字统领的社会,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变得越 来越快捷和现代,但人与人之间,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似乎都
被功能、机械地定义着,所有的一切都变得不再那么白然 ,传统和 现代仿佛在某一时刻,被刀不可修复地割开了。人们忘记了过去的 模样,又尚未找到未来的方向,就这样无力地呆在现在。
但走进功武村,看着五宅围屋、 廖氏宗祠等古老的建筑,才发 现其实传统并没有远去,它只是在某一角落被藏了起来,似乎和人 们捉起了迷藏。这里没有城市楼盘概念化中的奢华 ,也没有大都市
的车水马龙,这里很简单,只是人居住的地方。
竹林、蜜桔、小溪、古道……功武村的每个构成元素都显 得那么白然,山是山,水是水,不存在多余,无所谓无用。遍地的竹 子肆无忌惮地疯长,不需要一定为人做点什么,就是纯粹地生长; 小溪欢快地流淌着,村中的妇人不需要洗衣机,她们拿着衣服在小 溪旁的石板上清洗,偶然传来的小孩哭声和黄狗叫声,不但仅不会 让人觉得刺耳烦躁,反而增添了些许诗意。
屋前有水,屋后是山,在五宅围屋前就是一个半月形的大池塘 , 天晴的时候,水中倒立着五宅围屋的影子,微风吹来,泛起的波浪 摇动着围屋,就像钢琴家的手指划过琴键,发出的是一首充满节奏 的小曲。午后,搬一张躺椅坐在竹下,伴着树林里鸟儿、 虫儿的歌 声,或打一下盹,或摆上茶具和三五好友喝茶欢谈 ,岂不快哉
功武村整个古建筑群和周围环境的结合 ,完美地向我们诠释 了古人”天人合一 ”的思想,也是告诉后人,带有敬意地面对白然,
白然也回报于你。荷尔德林曾说 ”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 片大地上”。我想功武村应该算得上一个诗意的栖息地,但愿它永远 充满诗意地存留下去,也希望它的诗意能给现代人的生活有所启 示。
风云
功武村廖氏在此生根、 发迹
功武村位于惠州龙门县辖下的沙迳镇 ,毗邻增城。建村于明朝
洪武元年(1368年)。龙门廖氏来白江西,乃广东廖氏之始,这一脉 廖氏世代为官,其中四世祖廖金凤于南宋庆元元年 (公元1195年)考 上进士,初为增城县令,后从戎,官至太尉,逝后葬在龙门县的丫髻 山,此后子孙继往开来,把为官的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
功武村东面发端于廖氏宗祠,廖氏宗祠面朝正街,背靠后龙山, 正街从此而发,贯通到香溪河边。正街乃功武村的中轴线 ,用青砖
铺成,如人之脊梁、 龙之身躯。白建村至今,村里人一直严格遵循 搭建房屋不能侵占中轴线的原则,故多年来功武村往两翼扩展地 盘,两侧的房屋密集程度和延伸距离相当 ,呈平衡之势。
廖氏六世到八世皆出武官,在村中建大夫第,供族人聚居。九 世祖廖云谷从大夫第中搬出,在周边划出一块地并立下地界,为本 支系住地。后人建起一个小小的云谷祠。顺治十八年 (1661年),廖 云谷后裔、 十四世廖观科举高中进士。廖观将五宅围按进士第格 式进行扩建,1667年,修筑碉楼,故五宅围又名进士第。
五宅围昔时姑娘出嫁前须在 ”红楼”住上一月
在”功武十三村”中,以五宅围规模最大而且保存最完整 ,乃廖 家八世祖公之一的廖兰窗第五子廖云谷及其后人居住之地 ,因功
武村廖氏四世祖廖兰窗之五子云谷 (明代秀才)在此开居取名”五 宅”。
五宅围坐北向南,建筑占地面积约9200平方米,以进士第、碉 楼为中轴线,其两侧建民居住宅。沿中轴线上的五进五开间的进士 第(俗称官厅),通面阔23.6米,通进深56.3米。头进面阔五开间,红 砂岩石墙基,水磨青砖墙面,人字风火山墙,屋顶狮子、 博古图案 作饰,屋檐下墙壁置砖雕、 灰塑。左右为廊通二进,中间为天井。
二进名曰:蓄畲堂。堂前有四条檐柱,覆盆八角柱础。面阔五间,进 深三间,十三架用三柱后墙承重,后金柱间有木屏风,堂中悬挂一 块木质”蓄畲堂”横匾(蓄畲,耕耘的意思)。三进为祖堂,中为祭祖厅, 厅中有木雕神台,边框以木透雕挂落。左、 右置房。四、 五进为
住宅房屋。四进设有宜休书室。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官厅左右青云小巷口的三栋房屋先后 被日本飞机轰炸,后由村民修复。现官厅(进士第)头进明间右侧的 檐墙存有当年日本飞机轰炸的裂痕。
官厅后面置一座面阔 24米,深11.7米,高4层约20米的碉楼。 碉楼东面两侧为锅耳状风火山墙。 碉楼,村民又称”女楼”、”红楼”。 过去出嫁前的姑娘要在楼里住上一个月方出嫁。
五宅古堡广东规模最大的碉楼式古堡之一
五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