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一:直接引入,开门见山
教师提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章第一节《设计表现图》中正等轴测图的内容,并要求同学们翻开课本117页。
二:教师讲解,习得新知
教师讲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同学们知道正等轴测图的概念,其次给出一个形体,能够准确绘制出这个形体的正等轴测图。
教师请一位学生念正等轴测图的概念并讲解,与三视图不同,正等轴测图可以清楚地表现出物体前面、侧面以及水平面的结构,在工程设计和工业生产中可以按照绘制出的图样来制作加工零件,因此在绘制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技术标准进行绘制,要规范准确,符合技术规范性原则。
三:动态演示,示范练习
1.教师提问:那么正等轴测图如何绘制呢?引出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我们要建立正等轴侧坐标系,由原点0引出三条轴线OX、OY、OZ,这三条轴线叫轴测轴,轴间角指的是任意两轴间的夹角都是120度,∠zox、∠xoy、∠zoy。
2.教师讲解具体的绘制方法。
请同学们看课本例题1,思考怎样绘制出这个形体的正等轴测图。
教师通过展示课本例题相对应的模型,并提问学生:要想画出这个形体的正等轴测图,第一步要做什么?之后一边展示多媒体动画课件,一边进行详细的讲解。首先我们要建立正等轴侧的坐标系,为了方便绘制,可以画一条水平线作为辅助,这样水平线和轴测轴OX、OY之间的夹角就应该是多少度?(30)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白纸和尺子、量角器等作图工具,绘制出如图所示坐标系。
第二步,我们接下来要画出外面这个长方体的轴测图,长方体底面的长为80mm,宽为50mm,所以在绘制的时候,在三条轴测轴上标注好尺寸刻度,然后在80和50的位置标注好坐标点,用虚线连线,之后做底面长和宽的平行线,绘制好底面后,再在z轴上找到高度40的坐标点,连线,做高的平行线,之后把上面的坐标点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第三步,画出左上角斜切面。
第四步,画出左前方斜切面
绘制完成后,我们用实线把这个形体的轮廓描绘出来,之后把多余的线段擦除掉就可以了。
四:作品评价,交流探讨
教师评价两位学生的作品,利用展台的拍照功能以及电子书包《爱学派》师生互动学习平台,实现正确答案与学生作品之间的重合比对,首先看坐标轴是否重合,其次看图样绘制是否正确,能否与标准答案重合,同学看教师演示,讨论交流,和教师一起指出图样中的正确点与错误点,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总结讲解制图的关键。关键步骤就是画坐标点、连线、作平行线,实物是平行的,图上也是平行的,注意形体的线与坐标轴的平行关系。
按照这种绘制方法绘制出的图样,不论有多少人来画,画出来的图样都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不同比例,放大缩小也是能够完全重合的。
四:课堂练习,巩固提升
教师展示课堂练习题,请同学们按照刚才学到的绘制方法,完成以下形体的正等轴测图。
五:展示交流,明确标准
在评价同学作品之前,教师展示并讲解正等轴测图的评价标准。首先坐标轴,误差在2度以内,说明坐标轴绘制是合格的,如果误差在2度以上,说明不合格。轮廓线,绘制全部正确,说明轮廓线绘制是合格的,有1处以上错,说明不合格。两项都合格,图样才合格,说明按照你们绘制的图样能够加工出符合标准的零部件,有一项不合格就是不合格的图样,按照绘制出的图样不能够加工出符合标准的零部件,不符合技术标准,不符合技术规范性原则,生产的就是不合格的产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各位同学绘制的图样是否合格。
教师依据准则评价学生作品是否合格。
课堂总结,拓展练习
师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教师提问学生本节课收获并总结这节课知识,展示这节课的思维导图,并发布课后练习题,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下继续思考讨论模型的绘制方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完成模型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板书设计:
正等轴测图
概念
坐标系:轴测轴、轴间角
绘制方法:平行原则、沿轴向度量
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数学课中已经接触过三视图的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概念,对正等轴测图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从正等轴测图的基本概念入手,而且授课方式要注意与数学课的区别。
前面几个章节的内容,大多以叙述性、实践性的内容为主,需要理解的不多,学生对本节课的重视程度可能不够,为了改变学生对本课程的既有印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入课堂思考、讨论、课堂练习和课后拓展。
由于设计表现图是工程界的通用语言,必须符合共同的标准,严格遵守技术准则,符合技术规范性原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提醒学生,在绘制图样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工程实际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标准的习惯。
效果分析
通过展示课本例题相对应的模型,之后一边展示多媒体动画课件,一边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要求学生跟着画,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讲解示范下,完成课本例题的练习,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在评价学生作品的过程中,结合多种信息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音乐_【课堂实录】巴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音乐_【课堂实录】标题性交响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体育与健康_[课堂实录]运球过人接正脚背射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外研版Module3 Reading Practice 母亲节拓展阅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青春无问西东,岁月自成芳华——读《百合花》《哦,香雪》品青春价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通用技术_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通用技术_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体育与健康_【课堂实录】急停急起运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体育与健康_足球脚背外侧运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美术_[课堂实录] 民间美术之魅力剪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音乐_欧洲民间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体育与健康_塑形美体之腹部塑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体育与健康_科学锻炼打造完美的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信息技术_4.4运用循环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信息技术_4.4运用循环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美术_1涂鸦艺术·烟台四中张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体育与健康_体能耐力组合练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体育与健康_体能耐力组合练习教学课件设计.ppt
最近下载
-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项目管理考核办法.pdf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新高考Ⅰ卷语言文字运用Ⅰ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VIP
- 香港朗文英语3a测试卷1-3单元.pdf VIP
- 目前我国国产电动执行器市场分析.pdf VIP
- 附件1:地下车库色彩规划(基础版)(1)(1).pdf VIP
- 健全会计制度声明函.docx VIP
- 通桥[2005]2221-Ⅱ 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 有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跨度31.5m、直、曲线).pdf VIP
- 一建机电实务案例500问.pdf VIP
- 压疮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