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第五节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语文).ppt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第五节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语文).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五节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写道: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 香菱赏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塞上》应是谁的作品?你该如何赏析“直”和“圆”两字? 答案 唐代诗人王维。“孤”与“直”相衬,写出黄昏大漠特有的景象。“长河”与“日圆”相衬,写出雄浑之景。一个“直”字,一个“圆”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考点一 从题材角度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古典诗歌从题材角度可分为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爱情闺怨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等七大类,以下就从这七大类诗歌入手,寻求鉴赏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题的突破。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 涵 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 内 容 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 (1)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 (3)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 (4)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标 志 ①诗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 ②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 情 感 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②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一、羁旅思乡诗——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教 材 《登高》杜甫 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即学 即练]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说说这首诗的“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体会诗中的“羁旅乡情”。 【尝试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目前之景:鸡声茅店,残月当空,人迹板桥,微霜初度,斛叶山路,枳花驿墙。言外之意:道路辛苦,羁旅愁思。 二、送别怀人诗——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 涵 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内 容 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送别。 (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 (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 (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标 志 ①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 ②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 情 感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教 材 《雨霖铃》柳永 上阕写临别时恋恋不舍的情绪,下阕写词人想象离别之后的孤寂伤感。 寓情于景, 虚实结合。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即学 即练] 谢亭送别 许 浑 劳歌【注】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 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尝试答题】 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卡法森林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20024141000030
认证主体深圳市尹龙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ATBK8X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