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预防护士应该怎么做.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气道的选择与处理 早期气管切开 若预计患者需要长期机械通气时应尽早给予气管切开。与晚期气管切开相比,早期切开可显著降低VAP发生率5—25%,减少口腔及咽喉部损伤 第三十页,共53页。 人工气道的选择与处理 监测气囊压力 导管气囊充足后可阻挡口咽部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根据2005年美国发布的《VAP诊疗指南》,建议气管内套管气囊压力保持在25—30cmH2O,以预防套管周围含有病原菌的滞留物因翻身、吸痰、咳嗽等因素造成插管位置移动或气囊充气不足时漏入下呼吸道,导致VAP的发生 第三十一页,共53页。 人工气道的选择与处理 避免延迟拔管与再插管 应每日评估患者的脱机指征,采取适当的撤机方案,每日停用或减量镇静剂一次,评估是否可以撤机拔管,或改进镇静剂的用法来加快脱机,缩短气管置管时间,同时要尽量避免拔管后再插管 尽早拔除气管导管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 第三十二页,共53页。 人工气道的选择与处理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对于COPD 患者呼吸衰竭往往由于感染加重所致,依据“ 肺部感染控制窗” 理论,在痰液充分引流和通气改善、感染迅速控制后应早期拔管,改为无创通气,此可减少VAP 发生率 第三十三页,共53页。 人工气道湿化 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降低而升高 郎雁娴,陈琴,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 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 国外临床研究证明对机械通气患者的人工气道进行有效湿化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气管导管的氧气加温、湿化后可以防止分泌物结痂所引起的气道堵塞 温建清等研究显示,采用微泵持续套管内注入湿化液,使气道的痰液稀释,防止痰痂形成,痰液易咳出,减少吸痰总次数,减轻气道损伤,使肺部感染明显减少 第三十四页,共53页。 湿化效果判断 湿化满意 分泌物粘稠,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紫绀加重。 分泌物较稀薄,可顺利通过吸痰管,没有结痂。 分泌物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病人烦躁不安,紫绀加重,缺氧。 湿化过度 湿化不足 第三十五页,共53页。 正确有效的吸痰 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 吸痰时切忌动作粗暴 吸痰管要无菌、柔软、有侧孔、透明 禁止上下多次反复吸引。 适当的负压( —6.7Kpa) 气囊的压力保持25—30cmH2O 声门下分泌物吸引 第三十六页,共53页。 正确有效的吸痰 呼吸道分泌物的清理正确的排痰程序是:雾化吸入药物,变换体位,肺叩打,使用振动器等 三步排痰法: 一吸(通过雾化吸入、溶解、稀释干燥痰液) 二拍(翻身拍背,使附着于肺泡周围,支气管壁的痰 液松动,脱落易吸出) 三吸(吸痰) 吸痰前加大氧浓度 第三十七页,共53页。 口腔护理 口腔卫生状况的好坏与VAP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 引起VAP的致病菌主要来源于口腔内的牙石( 牙菌斑) 存在VAP高风险的患者,建议使用含0.2%的洗必泰漱口或口腔护理 第三十八页,共53页。 预防护士应该怎么做 第一页,共53页。 预防VAP 护士应该怎么做 呼吸道管理 呼吸机管道管理 体位管理 手卫生 ………… 第二页,共53页。 认识VAP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人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8h以后所形成的肺炎,是一类严重的院内感染,是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及院内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 第三页,共53页。 现状 第二位的院内感染 占所有ICU感染的25% 占使用抗生素病人总数50%以上 高发病率和死亡率 据国外报道,其发病率9%--70%,病死率可达50%--70%。 国内报道,VAP发生率70%,病死率51.6%。 插管增加1天,发生几率增加1-3% 多重感染发生率高 抗生素耐药,增加了治疗难度 第四页,共53页。 诊断标准 机械通气48小时以上或撤机拔管后48小时以内 具备以下2项或2项以上表现 发热,体温≥38℃或较基础体温升高1℃ 外周血WBC10.0×109/L或4.0×109/L 脓性呼吸道分泌物,涂片见WBC25个/LP,鳞状上皮细胞10个/LP,培养出新的呼吸道病原菌 X线胸片示肺部出现新的或进展性浸润病灶 第五页,共53页。 危险因素 呼吸道和全身防御机能受损 呼吸机管道污染 口咽部定植菌的误吸 胃十二指肠定植菌逆行和移位 吸入带菌的气溶胶 细菌生物被膜 抗生素的广泛、不合理应用 医务人员的手 其他 第六页,共53页。 呼吸道防御机制受损 人工气道的建

文档评论(0)

努力奋斗的小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