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制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6单元16 朱德的扁担教学课件.ppt

五四制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6单元16 朱德的扁担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讲述了 同志和战士们村一起到茅坪 的故事,赞扬了朱德同志和战士们 ________的精神,也表现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_____________。 朱德 挑粮 同甘共苦 关心和敬爱 带头参加延安大生产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号召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延安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在开荒种地中,朱总司令像小伙子一样,苦活累活抢着干。每到干活时,年过半百的他,总是首先抢一把最大的镢头,同志们想给他换把小的,总司令说啥也不干,还笑着说:“别看我年纪大,可我的身板结实,骨头硬着呢!”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2.读完本课后,你感悟到了朱德同志: 的精神。 1.朱德同志和 一起挑粮,战士们偷偷将 藏起来。 战士们 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扁担 二、回忆课文说一说。 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2.人们为什么敬爱朱德同志? 1.挑粮经过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因为朱德同志以身作则,能够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三、这根扁担,让我们永远铭记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伟大精神。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读课文填空。 字词听写 朱德   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课文的主人公是 ,他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了五个字是 。 朱德的扁担   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第二课时 读绕口令 学习课文   快速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去茅坪挑粮的故事。 互动课堂 跟着老师一起读第一自然段,读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一段写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朗读首句时要暗含喜悦,以突出两支队伍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 朗读画线句子时,要重读强调,突出井冈山根据地当时的严峻形势。 朗读指导(课后第一题)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谁 什么地方 干什么 点我 听老师说一说当时的背景情况 当时红军遭到了敌人的围攻,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不仅要加紧练兵,从军事上做好准备,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储备足够的军粮,保障后勤供给。但是“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说明当时环境非常危险,红军下山挑梁可谓困难重重。   即使面对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的危险情况,红军还是要挑粮,那么你知道他们遇到哪些困难吗?读读第二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重读,突出下山挑梁的重重困难。 “可是”略作停顿,以突出后边的“每次”“争着去”,表现战士们不怕困难、争相挑粮的勇气和热情。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粮食不多 需要粮食 挑粮   说一说:井冈山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红军没有食物,没有体力,没法和敌人作斗争,也就不能好好建设井冈山根据地了。  大家面对困难是怎样做的?让我们一起再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到答案吧!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什么困难:路远,难走 挑粮困难重重,为什么大家都“争着去”呢? 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红军战士不怕吃苦,争着去挑粮。大家争着去挑粮的行为体现了红军战士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团结互助的大无畏精神。这也是为后面朱德同志也争着挑粮埋下伏笔。   面对挑粮这件事,朱德同志是怎样做的?读完第三自然段后,小组合作,一起讨论交流吧!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语气要连贯。 重读强调,凸显朱德同

文档评论(0)

tan6604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