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然气储配站建设项目环境风险分析
1、环境风险评价等级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见下表。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判定表
剧毒危险性
物质
一般毒性危险物质
可燃、易燃
危险性物质
爆炸危险性
物质
重大危险源
一
二
一
一
非重大危险源
二
二
二
二
环境敏感地区
一
一
一
一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修订稿,液化天然气的临界量为50吨,液化天然气储罐为100m2 2个,最大储存量为70吨,经判断,拟建储配站为重大危险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一级评价应对事故影响进行定量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2、工程环境风险因素识别
2.1物料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物料理化性质分析
液化天然气甲烷占97%以上,甲烷,分子量16.04,常温下为无色、无臭气体,能溶于乙醚、乙醇,微溶于水。其闪点为-188℃,熔点为-182.5℃,沸点为-161.5℃,引燃温度为538℃,爆炸极限为5.3%~15%。其危险特性为: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星、高温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2)液化天然气特性及危害性分析
= 1 \* GB3 ①易汽化:液化天然气极易汽化,因而一旦泄漏,就会迅速与空气混合形成大面积的爆炸性气体,一旦遇到极微小的火花,就可以形成爆炸;
= 2 \* GB3 ②易膨胀:液化天然气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状态,它是在低温或高压的条件下被压缩液化为液态,储存在压力容器中,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易膨胀,其受热膨胀系数极大,约相当于水的10~16倍。由于其受热易膨胀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 3 \* GB3 ③易生静电: 液化天然气电阻率很高,所以当液化天然气从容器中高速喷出时,会与容器管口、喷嘴、破裂处与空气发生强烈摩擦,产生数千伏以上的静电电压。据测定,当静电电压大于350V时,其放电火花就可引起液化天然气燃烧和爆炸。
④可嗅性:液化气无特殊气味,为了易于察觉泄漏,在液化天然气中加乙硫醇等添加剂加臭。
⑤易燃烧、易爆炸性危害:液化天然气的爆炸下限低,当液化天然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5.3%时,就能形成爆炸性气体;只要有极微小的火星就可引燃引爆;
⑥腐蚀危害:液化天然气对容器有腐蚀性。由于液化天然气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硫化物,硫化物能同容器内壁表面的铁原子发生化学作用,生成硫化亚铁,附着于容器内表面,因此对容器有腐蚀作用。其腐蚀作用可以不断地使容器器壁变薄,降低容器的耐压强度,导致容器形成贯穿性缺陷而引起爆炸;同时生成的硫化亚铁粉末,会沉积在容器底部。这种粉末如随残液倒出,或使空气大量进入排空液体容器内,能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放热而发生自燃。
2.2 事故源项分析
(1)自然危害因素分析
= 1 \* GB3 ①地基塌陷
由于地质构造不稳定性可使储罐区的地基开裂、下沉使储气罐甚至破裂。
= 2 \* GB3 ②雷暴
雷暴是造成储罐区出现意外事故的原因之一,雷暴击中储罐可引发火灾。因此本站区特别是储罐区内电器、器材的选择、设计安装、及维护需要执行有关标准规定。各类储罐、实瓶等生产设施需采取防雷、防静电接地等措施。重视防治雷暴工作,各防雷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设备故障
角阀松动、减压器挡板失灵、密封件损坏等而泄露油气造成事故;
(3)人为误操作因素:由于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素质、技术水平、应变能力及责任心等原因等造成的事故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大。
= 1 \* GB3 ①未按时校验,内部腐蚀主要是含硫天然气对储罐壁的电化学失重腐蚀、硫化物应力腐蚀和氢诱发裂纹而造成液化气泄露;
= 2 \* GB3 ②在环境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气体剧烈膨胀,致使储罐破裂;
= 3 \* GB3 ③靠近热源,使储罐内液化天然气迅速气化,压力随之增大,直至超过储罐允许设计压力而发生爆炸;
= 4 \* GB3 ④因撞击引起爆炸火灾事故;
= 5 \* GB3 ⑤产生静电放电或挥发出的油气遇上明火而起火;
= 6 \* GB3 ⑥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泄漏及碰撞等交通事故,遇明火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3、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
采用“道化学评价法”(第七版)评价建设项目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度。“道化学评价”程序见下图。
道化学评价程序简图
3.1 预评价单元
根据拟建项目建设概况,本评价选取储罐站作为评价单元。
3.2 物质系数(MF)的确定
物质系数(MF)是表述物质由燃烧或其它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过程中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性,代表正常环境温度和压力下物质的危险性,它取决于物质的可燃性Nf和化学活泼性Nr。
评价单元的主要物质为CH8,且为常温下操作,查得物质系数为21。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零碳园区建设指南》.pdf VIP
- 三年(2023-2025)高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动词和动词短语(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VIP
- 木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结肠癌患者护理查房教育PPT课件.pptx
- 十年(2016-2025)高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动词和动词短语(全国通用).docx VIP
- 办公楼装修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 VIP
- 2023年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题库及答案【历年真题】.docx VIP
- 安徽大学《数据结构》历年研究生考试(1).pdf VIP
- 十年(2016-2025)高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定语从句(全国通用).docx VIP
- 乘用车空气悬架用电磁分配阀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