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调查报告.docVIP

关于我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调查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我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调查报告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上下联动评议水污染防治工作要求和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成立评议水污染防治工作调研组,通过察看现场、重点抽查、会议座谈等方式,先后走访调研区生态环境局、区水利局等9个部门单位和东城、旧县、大庙、安居等12个镇街,实地察看小安溪、琼江、涪江、巴川河、淮远河及其支流和部分中心场镇、拆并场镇污水处理厂及雨污管网运营管理情况,组织召开10余次座谈会议,听取相关部门单位工作情况汇报,深入了解我区贯彻落实河长制和生活污水处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情况,广泛收集加强和改进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近几年来,特别是中央环保督察以来,区政府及相关部门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修复水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全面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问题整改,不断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水环境恶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全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9年以来,我区主要河流涪江、琼江安居莲花桥断面稳定达到Ⅲ类,小安溪流域段家塘断面今年1月至今均达到地表水Ⅲ类,巴川河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明显;涪江安居提水工程城市集中式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镇街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0.9%。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保障。在区委统一领导下,全区上下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水污染防治工作。一是落实领导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层层分解目标责任,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向纵深发展。二是加强政策引领。出台《铜梁区2016-2020年度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关于印发扎实推进水库、山坪塘和专用鱼池水质达标整治工作的通知》等实施方案。三是细化部门监管责任。明确相关部门的环保监管责任,完善整体联动协调机制,日常监管做到了既职责明确、分工具体,又相互配合、整体联动。四是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切实增强排污单位的环保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提升治理工艺和污水处理达标率。 (二)完善工作制度,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健全落实河长制。成立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任“双总河长制”的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三级河长体系,共设区、镇街、村社三级河长602名,实现“一河(库)一长”全覆盖。实行河库警长制,设置37名河库警长,招募青年志愿河长364名、民间河长293名。自河长制实行以来,18名区级河长巡河289次,召开调度会、专题会、联席会207次,解决问题393个。镇街级河长巡河1万余次,村级河长巡河5万余次,推动解决河库问题1639个。各镇街和区级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市总河长1号令,深化“五个一律”“治三排”“清四乱”行动,全区河长制工作有序有效有力推进,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二是完善风险防控体系。着力推进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沿河沿江涉水企业、尾矿库涉化涉重企业等重点区域的排查,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信息统计按期上报率达100%。指导风险企业开展风评及应急预案的新编、修订工作,目前各类风评及应急预案备案总数达120个,基本实现辖区风险源风评及应急预案全覆盖。三是健全联防联控机制。与四川省遂宁市河长办、资阳市河长办、潼南区河长办签订琼江流域跨省《河长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潼南区、永川区、合川区、大足区人民政府分别签订《关于共同加强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框架协议》,与潼南区签订《琼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与永川区、合川区、大足区、双桥经开区签订《小安溪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初步与周边区县建立水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共同抓好辖区内水污染防治工作,形成水环境治理合力。 (三)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水污染治理。坚持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一是加强城乡生活污水治理。目前全区已建成城市污水主管网500余公里,镇街污水主管网220余公里。全区24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已全部启动技改提标建设,已完成12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累计建成46个,其中32个撤并场镇已建污水处理设施26个,44个农民新村已建污水处理设施12个,30个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已建污水处理设施8个,农村污水基本得到有效收集处理。二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2016年至今,财政共投入资金约4000万元,关停养殖场289家,完成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1177家。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6%,规模养殖场、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均达到100%;截止2019年,已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3%,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39%,化肥和农药利用率稳步提高;出台《铜梁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相关部门和各镇街的职能职责,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委等有关执法部门从源头上加强治理,加大市场监管与执法力度,禁止生产

文档评论(0)

ruanruan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