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人生活中的琉璃
回复数字“ 66 ”查看平台文章目录。回复“分类目录”查看平
台文章分类目录。————————————近日来忙的没
有时间写原创了,好多朋友留言,有问候、有督促,刚还看
到一个比较文艺的留言“冻笔新文懒写,暖炉热茶时温”,虽
然你说你不会这样,但是确实你从那天起就没再写过了,一
直作为远远的朋友。总不见你文,如同不见面,倒是有些想
念”【来自 石家庄 的“颜”】。看到后不禁有些惭愧,不过还
望藏友们谅解吧。平台也相当于我的个人收藏笔记,记录分
享收藏经验,与大家交流讨论,文章可能会按个人时间发布
频率不同,但一定是持续的,收藏是一辈子的爱好。将自己
读到好的文章资料也给大家分享下吧。下面这篇“张维用”写
的关于琉璃的文章就很不错,能让我们对古代琉璃的应用有
一定的了解,而且引用了不少有意思的古籍记录。 (执古附
些图与注释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好进入正题。我国最早出
现的琉璃制品要算是作装饰用的珠类了。从地下发掘的情况
来看,西周时期用于殉葬的琉璃品也主要是各种圆珠、管状
珠和作镶嵌用的琉璃片。这些琉璃珠在墓葬中或单个出现,
或同玛瑙、松石等珠子混串在一起,它们是当时的贵族戴在
头部、颈部的饰物。这些情况表明,当时琉璃珠生产的数量
还不是很多,人们把它和玉石类的珠一视同仁,并不分什么
真假。从战国到西汉,我国琉璃产品的品种有所增加。除珠
外,又出现了琉璃璧、琉璃剑饰等。玉璧和玉具剑是在很早
以前就有了的。用琉璃来制作璧和剑饰,显然是把琉璃作为
玉的代用品。总之,西汉以前我国生产的琉璃主要是用于装
饰,实用的意义不大。 自所谓“武帝使人入海市璧流离”之后,
外国的琉璃大量输人中国。但是,当时输人的琉璃都是些什
么物品, 我们已很难见到实物, 只能从文献中去寻找了。 《西
京杂记》 中有两段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武帝时, 身毒国献连环
羁,皆以白玉作之,马脑石为勒,白光琉璃为鞍。鞍在暗室
中常照十余丈如昼日。赵飞燕女弟居昭阳殿……窗扉多是绿
琉璃,亦皆达照,毛发不得藏焉。东汉班固的《汉武故事》
也说 :武帝好神仙,起神屋,扉悉以白琉璃作之,光明洞彻。
嵌了“白琉璃”的鞍竟能“在暗室中常照十余丈如昼日”,未免夸
张过甚而近于神话。但由此也可想见琉璃在当时人们心目中
的珍贵和神奇。 至于那个“赵飞燕”,是汉明帝的皇后, 她的“女
弟”就是明帝的小姨子, 后来也做了皇后。 这位皇后的女弟住
的昭阳殿多用绿琉璃镶嵌门窗,使明帝从窗外看去,小姨子
油光可鉴的头发都历历可数,这倒是有些可能的。汉武帝的
“神屋”也是镶着白溜璃窗扉。可见汉代的帝王之家已经享受
到玻璃窗户了。应该指明的是,所谓“白瑠璃”,应是类似于
我们今天的窗玻璃—古人往往把无色透明也说成白色的。
1983 年,广州的象岗发现了南越王赵昧的陵墓。墓中出土
的文物可以千万计,其在历史考古上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但是,最引起古玻璃史研究工作者注意的,还应该是那些深
蓝色的玻璃片。这些玻璃片大约有眼镜盒那么大,表面平整
光滑,四边镶了细铜框。可以看出这是当时镶嵌窗扉用的。
南越王赵昧是汉武帝同时代人,南越国的地理位置又正当汉
朝出海贸易商队的必经之地。这些镶嵌窗扉的玻璃片很可能
就是远洋商队从黄支国用“黄金杂缯”换回来的“璧流离”。从地
理位置上看, 赵氏政权享用这些“璧流离”正是“近水楼台”。汉
代能享受到“玻璃窗扉”文明的,仅限于帝王之家,后代也是
如此。晋武帝的宫里也镶着一扇琉璃窗扉,可是,就连他的
亲近大臣也不认识这种既透明又隔风的好东西,有时还闹出
笑话来。东晋郭澄之的《郭子》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满奋,
字武秋,高平人。畏风。在晋武坐,北窗有琉璃扇,实密似
疏,奋有难色,帝乃笑之。奋曰 : “臣乃吴牛,见月而喘。”这
个怕冷的满奋坐在玻璃窗里面,却以为什么也没有隔,不禁
打起颤来,皇上故而取笑他。他也很乖巧,立即自我解嘲
说 : “我就像怕晒太阳的江南水牛,今天见了月亮也是张开嘴
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