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效果论伦理学的总体描述;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效果论伦理学是指,行为的对错或正确与否仅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或效果。
就行为的效果而言,包括有道德意义的后果和非道德意义的后果。
所谓“有道德意义”,是指行为的后果本身直接具有道德意义,如善、正直、义举等,这类行为本身可直接用道德词汇来表述。;
所谓“非道德意义”,是指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可用自然性质的语言来表述,并不需用道德言词来表达,或把善还原为自然性质的事物。
效果论的伦理学把个人的道德动机或道德品格只看成是达到行为效果的工具。
伦理利己主义与功利主义是效果论伦理学的主要类型。
;伦理学利己主义;伦理学利己主义的形式;私人的伦理学利己主义只要求“我”应该按照“我”的利益行事,至于别人怎么行事,没有任何要求,“想唱就唱”。这种理论缺少作为规范伦理学理论所应具有的对人们行为的普遍指导性和规范性。
普遍伦理学利己主义是最合理的伦理学利己主义,又被称“道德利己主义”。;道德利己主义;
关于个人利益的三种主张
(2)欲望满足论:X符合或构成行动者的个人利益,当且仅当,它是行动者最想要的。问题是,吸毒成瘾的人,最想吸毒,但并不符合其利益。欲望并非总是自利的,可能是利他的,更可能是损己的,甚至根本无实现的可能性的。
;
关于个人利益的三种主张
(3)客观名单论:X符合或构成行动者的个人利益,当且仅当,X或者属于对于行动者有实际内在价值的事物的逻辑一致的集合,S1;或者属于由S1决定的对行动者有外在价值的事物的逻辑一致的集合,S2。
对行动者有内在价值的事物是一个开放的集合,要依据行动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但一般包括行动者的生命、自由、知识、理智和幸福等。
;
关于道德利己主义的三种误解
(1)道德利己主义主张每个人都应该随心所愿吗?
(2)道德利己主义违反了我们日常的道德要求吗?
(3)道德利己主义是自相矛盾的不连贯的学说吗? ;
关于道德利己主义的合理因素
(1)经济人假设——制度安排
(2)道德说教——个人利益
(3)肯定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的正当性 ;
关于道德利己主义的不合理因素
(1)个人利益是唯一值得欲求的吗? 在许多情况下,当有些行动目的和行动者的利益冲突时,依然值得行动者追求;在许多情况下,追求个人利益并非总是最合乎理性的,而且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有时会导致不合理的结果,例如“囚徒困境”。
;
关于道德利己主义的不合理因素
(2)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法反驳或怀疑的道德要求相违背,如不能损人利己;道德要求的价值无法还原为非道德的价值,如遵守承诺;道德所代表的价值,如共同利益,无法完全还原为个人利益。
(3)它即使能解释很多日常的道德行为和要求,但它解释的理由往往很难接受,例如是否该行窃。
;
关于道德利己主义的不合理因素
(4)它不能解释和评价道德行为的动机。因为我么评价一个道德行为通常预设了非利己主义的行动动机,例如拯救溺水幼童,如果行动者这样做仅仅是为了获得好的名声,则“道德行为”就有问题了。行为者出于错误的理由(动机)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
;功利主义;功利主义的形式;功利主义的基本内容;边沁快乐计算法;快乐的持续时间。
行为A给3个人每人带来了8天的快乐,
那么快乐的总和是24天;
行为B给6个人每人带来了2天的快乐,
那么快乐的总和是12天。
行为A优于行为B。 ;快乐的确定性。
行为A有90%的可能给8个人每人带来5天的快乐,
那么快乐的总量是36天;
行为B有40%的可能给10个人每人带来7天的快乐,
那么快乐的总量是28天。
行为A优于行为B。 。 ;快乐的远近。
吸毒可以给你快感,但随之而来的是痛苦,
不符合功利主义。
让一个有烟瘾的人戒烟,他会感到很痛苦,
但这种痛苦派生的快感要超过痛苦本身,
因此是符合功利主义的。 ;快乐的丰度。
行为A带来10单位的快乐,
该行为引发的快乐的可能性是60%,
那么快乐的总量是6。
行为B带来10单位的快乐,
该行为引发的快乐的可能性是80%,
那么快乐的总量是8。
行为B优于行为A。 ;快乐的纯度。
行为A产生了12单位的幸福以及6单位的不幸福,
那么净幸福的总量是6单位。
行为B产生了10单位的幸福以及1单位的不幸福,
那么净幸福的总量是9单位。
行为B优越于行为A。 ;快乐的广度。
行为A使我幸福,并且使其他两个人幸福;
行为B使我不幸福,但是使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果知识培训榴莲.pptx VIP
- 《无人机概论》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公安局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综合理论知识》(含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工作基本知识).pdf VIP
- EN10346:2015_连续热浸镀钢带产品交货技术条件中文版.pdf VIP
- 山东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pdf VIP
- 卫星遥测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星座状态监控平台.pdf VIP
- 东风螺粉状配合饲料 .pdf VIP
-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课件.pptx VIP
- 2022版三甲评审资料 医院安全保卫管理制度.pdf VIP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 方案(技术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