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驿路梨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驿路梨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PAGE 1 — PAGE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找出并赏析文中描写梨花的语句,学习实写与虚写的方法。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顺序、插叙的叙述方法,找出文中设置的误会和悬念,分析理解作品精巧的构思及其表达效果。 3.感悟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心怀善良、感恩图报的优秀品质,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二、教学重点: 文章的记叙顺序和写人技法。 三、教学难点: 对小屋主人和文章中心(“梨花”这一意象)的理解。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ppt课件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 眼下,正是春暖花开时。花,是美丽的,也常常用来比喻一些美好的事物。古往今来,“花”经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各种形式的作品中。 我们首先欣赏一首诗,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南宋?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绍兴三十一争(1161)九月,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十一月,虞允文指挥宋军大败金兵于采石矶。不久完颜亮为其部下所杀,金兵被迫撤退。十二月,知均州武钜派乡兵总辖杜隐北进,曾一度收复西京洛阳。这时陆游在杭州任大理司直兼宗正簿,闻报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 诗。 这首诗大意是说: 白发将军(武均州)雄心犹在,昨夜传来收复西京(洛阳)的捷报。 胡贼(金兵)梦妄想永占中原,岂知上天保我大宋兴泰。 宋朝历代列位已故皇帝的仁泽很深,就如雨露普降,国家由衰转盛,安抚归顺收复地臣民的赦令快似疾风迅雷。 料想明朝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到西京(洛阳)祭扫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一路春风处处梨花盛开。 诗歌表达了陆游听到收复西京的消息,异常高兴的心情。这是一位爱国诗人由衷的心声。特别是尾联运用了想象和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驿路梨花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 作家彭荆风借用这首诗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写了篇散文《驿路梨花》,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探究一下彭荆风要通过“驿路梨花处处开”表达怎样的情感? (二)作者档案 彭荆风,当代作家。他只读过两年初中,1949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文化革命”中,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坐了七年监 狱。打例“四人帮”后重新提笔写作,《驿路梨花》是重新提笔后的第一篇。 (三)写作背景介绍 《驿路梨花》写于1977年5月。当时,我经历了“文革”7年牢狱之灾后,出狱已近两年。那是5月间的一个下午,我午睡刚醒,慵倦地躺在床上读《宋诗选》,当读到陆游“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时,那美丽的意境使我联想起了过去在滇西南边地大山深处见过的大片梨花林,以及与梨花有关的许多特异人事,那都是我长久难以忘怀的美好生活。这时候,一种想用文笔描述那和谐过去的创作愿望也油然而生,我忙披衣起床抓过纸笔来写作。 (“向雷锋同志学习”是毛泽东主席1963年3月的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共产主义精神品质。黑白颠倒的 (四)生字词(教材注释之外的) 撵(niǎn)走 陡(dǒu)峭:形容山势直上直下。 恍惚(huǎng hū) :看得不清楚,不真切。 折损:因过分尊敬使人承受不起。 (五)默读文章,整体感知 1、请用几句话来简洁概述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注意:本文一开始出现的人物是谁?(我和老余)遇到了什么难题?(吃饭喝水休息)怎么解决的?(遇到小屋)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本文以“梨花”为线索) (六)精读课文 1、请用波浪线划出文章中描写梨花的句子。 (找一生读):第一处:4-6自然段(文章的开头) 第二处:27自然段(文章的中间) 第三处:37自然段(文章结尾) 2、你能说一说,这几处的描写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吗? (第一处:实写;第二处:虚写;第三处:望梨花(实写),想梨花诗句(虚写)。) 既然“梨花”是线索,我想,我们这节课就沿着这条线索来学习本文吧。 Ⅰ.精读文章,一写梨花 找一同学读: ③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④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⑤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⑥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1、用波浪线画出这些描写梨花美景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从这几段文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梨花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不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