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塭变军港---万丹港之历史地理研究.pptVIP

渔塭变军港---万丹港之历史地理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3.1葡萄牙與荷蘭在亞洲---1619年 巴達維亞 麻六甲 第三十页 4-3.2荷蘭在台的經營--- 亞洲區間貿易網的建構 台灣 日本 巴達維亞 大陸 絲、金 白銀、香料 絲、鹿皮、糖 白銀 絲、白銀 香料 第三十一页 4-3.3 荷蘭在台灣的統治方式 荷蘭東印度公司 漢 人 台灣原住民 臣服 恩賜 納稅或租金 合作與利用 第三十二页 4-4 英國人在印度 印尼貿易的重視(直至十七世紀):因與荷蘭關係居於不利地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資金,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八倍。後來轉向印度的經營。 在印度的發展:葡萄牙(宗教傭兵)、荷蘭人(政治脅迫),英國採經濟模式。亦即接受土著統治者的宗主權,並保護其免受葡萄牙與荷蘭的欺壓,依靠磋商從貿易中獲取利益。 莫臥爾(1526年-1857年,十六世紀帖木兒王朝的土耳其人建立)的善意:十七世紀英國商人的依靠。 1690年後,英人從莫臥爾帝國的式微得利。1765年東印度公司正式成為孟加拉民政機構,後來迅速而有效地擴張其對領土的統治,東印度公司已變為英國政府的一個軍事和官僚部門。 1793年英國人在孟加拉定訂「永久產業贈與」,讓印度酋長徹底成為地主(私有化),但是他們由農夫所收到的貢獻,90%得交英國當局,10%自己留用。英國也創建軍隊結束,莫臥爾帝國。 第三十三页 4-4 英國人在中國 1685-1760年,英國人獲准福建、浙江貿易。向中國購買絲綢、瓷器與藥品,他們原想以英國毛織品支付,但中國人不接受,於是用鉛、錫、藤、胡椒、硝石與稻米。可是1793年拒絕接受,不得不支付白銀。 中國茶與白銀外流問題:1783年單是東印度公司便進口600萬磅,所有茶葉都必須支付白銀。 鴉片貿易:1773年東印度公司取得印度鴉片銷售的專利權,1797年延伸到鴉片的生產權。英國人大量走私貿易至中國,以平衡貿易逆差。 第三十四页 新興海上帝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等 海外貿易對於國家政治與社會的影響? 第三十五页 (五)西方興起的模式推估 貨幣的時代。 貨幣增長 財富重組 階級結構的變化 制度變遷 經濟增長 第三十六页 5-1 貨幣增長與財富重分配 貨幣增長的途徑 ※貿易與銀礦:如西班牙。 ※走私貿易:尤以直接打入美洲的走私貿易。 ※海盜掠奪方式:以英國最強悍(德雷克)。 財富重分配的方式 ※毆洲商人地位提升(商人特許權) ※歐洲物價革命,使土地貴族沒落: 第三十七页 5-2 階級結構變化與制度的遷變 英國階級結構的變化 ※1588年:63貴族占有3390個莊園;1602年時降為2220個。1600年時,2/3的舊貴族入不敷出,甚至頻臨破產。 ※商人階級與統治者的關係日益密切。 制度的變遷: ※產權保護 ※對外擴張(帝國主義擴張) 第三十八页 5-3 階級與產權的保護 近代國家的基本職能: ※提供一系列所謂保護與公正的服務 ※界定產權,以應付其他主權國家或潛在統治者的競爭。 ※保證統治者租金最大化,降低交易成本,促進社會總產出最大化。 ※總之,追求國家與個人的最大共容利益。 新興商人階級與統治集團之共容利益最大。 第三十九页 5-4 商人階級的興起 以財產決定政治權利分配的年代。 十七、十八世紀歐洲商人的社會地會與政治權力可說是獨一無二,更以英國為典型。如1603年伊麗莎白統治晚年受200位大商人的影響。 英國下議院:14-15世紀僅296名,16世紀為460名;伊莉莎白時期倫敦歷任市長皆為商人;倫敦出席上議院的26位議員,1640年一半以上為東印度公司商人把持。 以議會與樞密院為舞台,英國商人展現其政策的影響力,如圈地運動,1720年禁止印度棉布進入英國-----重商主義。 第四十页 5-5 重商主義的興起 歐洲商人通商網絡的建構。 國家財富與商人的關係:商人混合使用壓力與行銷獲得消費者的合作與順從,因此永遠得依靠政府幫忙。 重商主義:如何透過國際貿易來累積金銀,富強國家。 (1)金銀為國家的財富 (2)禁止進口 (3)獎勵出口 影響:為累積國家財富,促使野心的君王從事擴張領土的藉口。結合商人(利益)與君王的野心(財政)向外侵略,即為帝國主義(舊帝國主義)。並促進民族國家的統一。 第四十一页 5-6 資產階級革命 商業繁榮的前提 ※國家對財產權利的保護;對契約的有效保護 ※傳統國家與社會皆無法有效提供:如西班牙王室常宣佈破產,使得商人對國債投資的嚴重損失。 光榮革命(1688)與權利法案(1689) ※第四條:凡未經議會准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徵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徵收金錢,超出國會准許之時限貨方案者,皆為非法。 ※議會掌握財政權與軍權,議員並獲得人身安全、言論自由等。 第四十二页 人類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