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必修上册(统编)】.docxVIP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必修上册(统编)】.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心用情 服务教 用心用情 服务教 育 《念奴娇 ?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 教学重点 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意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二、词人简介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 是罕见的多面手, 多层次全方位多文化, 不仅是文学巨子。他那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经历,多 方面的巨大成就还有那份永远不灭的诙谐,正可谓:惟大英雄能本色, 是真名士自风流。在 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 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他一生仕途坎坷, 一直生存在新旧党争的夹缝中,不停地遭贬、在这过程中, 有一次遭贬对他的一生极为重要, 这次遭贬形成了他旷达的胸襟、虽经历磨难永远乐观向上的精神。这就是“乌台诗案” ,被贬黄州。元丰二年, 他写诗讽刺新法被小人利用,在他的诗中大做文章,扭曲他的用意,最终他以“文字讽谤君 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既是小官,又是闲职,此时苏轼空有一腔报国之志,无以施展,内心极为郁闷。闲暇游赤壁古战场怀想古英雄抒发个人感慨。 (印发苏轼生平、艺术成就,周瑜及赤壁之战) 三、师配乐范背,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朗读。找两名学生朗读读,师点评。 全体齐读 四、题目解读 大家一起看题目,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题目。到赤壁怀古英雄发个人感慨。五、整体感知 词从章法上一般上阕侧重写景,下阕侧重抒情 (也就是所见、所感、板书 ) 六、品读全词 (一)品读上阕 1.大家看上阙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在赤壁见到了什么景物) 生回答:所见长江赤壁 ( .作者在描绘这些景物时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 1) 找 出 描 述 长 江 的 句 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 2)找两位同学描绘意境 滚滚长江浩荡东流,掀起的滔天巨浪无休无止,淘尽无数英雄豪杰。 ( 3)谈感受 气势恢宏、意境壮阔 ( 4)这句话暗含什么意思?作者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历史的车轮流转千年,英雄豪杰已被历史的风尘湮没,表达作者对英雄的敬仰、向往。 【过渡】到赤壁怀古就要找寻古代英雄遗迹,找到了没有? 生:找到了。 旧营垒西边,就是人们所说的三国时期周郎作战的赤壁。 ( 5)感受词人笔下的赤壁景象 句子: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意境描绘: 陡峭的山崖直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谈感受: 将我们带入一种奔马轰雷、惊人动魄的奇险境界。 概括赤壁景物特点:雄奇险峻。赤壁之雄奇 【过渡】 如此壮烈之山河, 如此锦绣之江山, 怎能不产生并吸引无数英雄?正如毛泽东 《沁园春 ? 雪》中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而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 有横槊赋诗的曹操,骑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计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真是“江山 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在众多英雄中,苏轼最向往崇拜的是谁?周瑜,下阕塑造周瑜怎样 形象?学生齐读相关语句。 (二)品读下阕 . 写周瑜为何插入“小乔初嫁了”? 小乔:乔玄之女,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 周瑜 : 24 岁,封建威中郎将; 34 岁,指挥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说明周瑜年轻有为,功业有成,用小乔(美女)衬周瑜(英雄)更显得周瑜春风得意。如此仕途 得意,婚姻美满的青年大都督的确是“英气逼人,意气风发。 ” . 后面描述了什么场面? 赤壁之战 ( 1)读句子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2)描述场面(找 2 名同学) : 师重述:周瑜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装束极儒雅,神态极为悠闲、从容,好像一切已成竹在胸,稳操胜券了。说说笑笑之间,敌方八十万大军,连同无数船只,烧成一片火海,顷 刻间变为灰烬消失在浩瀚的长江之中。如此指挥若定,风度何等令人生敬! ( 3)苏轼这样歌颂周瑜,用意何在? 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那样能为自己的国家建立丰功伟业, 因此他立即由彼及此想到自己, 齐读最后两句, 想象当年周瑜大破曹军的情景,应笑自己的多情善感, 头发早斑白了。 多愁善感即敏感,想的多。 他想到了什么? 比起周瑜的年轻有为,自己此时已 47 岁被贬黄州,一直想建立功业但报国无门。年华已老,功业未成,壮志未酬。 不禁产生人生如梦之感 ( 4)探讨尾句含消极成分但能否掩盖全词豪壮基调 ? A .历经挫折,产生此感可以理解。 B . “人生如梦”还有什么想不开,放不下的?一切不如意都会成为过去不必太在意。 C. “人生如梦”并未想去及时行乐,只是把一腔愁情倾诉给月亮,以酒酬月。 因此不能掩盖全词豪壮情调。七、板书: 长江之壮阔 所见 豪壮赤壁之雄奇 周瑜:年轻有为、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光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赛罕区发光网络技术服务部
IP属地内蒙古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05MAC8HM2M1T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