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历史高考真题文档版(含答案).docVIP

新高考历史高考真题文档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师解读,权威剖析,独家奉献,打造不一样的高考!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这反映了 A.先秦文献的可靠性 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 C.考古发掘的重要性 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 2.图1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出土的东汉墓壁画(局部),描绘了农业生产的场景。据此可推知,东汉时期该地区 A.存在大量戍边军民 B.生计方式受中原影响 C.耕作方式日益完善 D.农耕经济占优势地位 3.三国时期,孙吴立国江东59年,前后四帝共有18个年号,如黄龙、赤乌、神风、天册、天玺、天纪等,,而曹魏和蜀汉此类符瑞年号较少。据此可知,孙吴政权 A.推崇天人感应思想 B.权力更迭导致年号更换频繁 C.借助年号宣扬正统 D.大力削弱儒家思想主导地位 4.北宋中期以后乡村出现了受雇于高豪之家的代役人,顶替雇主到地方官府当差。募役法实行后,这一类代役人大部分被国家认可,南宋时渐成常态。代役人现象的普及 A.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 B.加剧了乡村阶层对立 C.削弱了基层治理能力 D.加速了农村人口流动 5.据文献记载,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陈宏谋“募间人种红薯”:江西大廣县知县余光璧也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并“告以种法”。上述史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A.富民思想的践行 B.新农作物的传播 C.饮食结构的改变 D.人地矛盾的加剧 6.图2为甲午战争前晚清主要军工企业的资本来源构成图。这主要说明该时期 A.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的削弱 B.近代军工企业的半殖民地性 C.国家资本对近代工业兴起的重要性 D.民族资本投资近代军工企业的热忱 7.1898年夏,吴汝纶为严复的译著《天演论》作序,称誉该书“与晚周诸子相上下”,但又担心难以引起“以时文、公牍、说部为学的一般士子的关注。据此可推知当时 A.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 B.新旧知识分子阵营分明 C.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尚未彰显 D.科举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8.20世纪二三十年代,福建各苏区涌现出大量的民间歌谣并广为流传,如“山歌越唱音越高,二胡来和紫竹箫;苏区山歌像团火,唱得处处红旗飘”。此类歌谣的涌现 A.丰富了民间歌谣的艺术形式 B.展现了民间艺术的地域特色 C.发挥了土地革命动员的作用 D.反映了苏区宣传的巨大成功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面接收了之前存在的各类国、私立中小学和大学,转为公办学校,统一教材、教案并建立考试制度。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 A.推动教育在全国的普及 B.确保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C.回应教育现代化的诉求 D.巩固近代教育发展的成果 10.1973-1978年,在我国对外引进的成交金额中,用于成套设备的占80%以上。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多引进制造技术和专利”的方针。这一转变旨在 A.调整进口商品结构 B.拓展对外开放的合作领域 C.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D.提升国有企业的制造能力 11.据古罗马驶书记载,公元前5世纪,三名罗马使者被派去雅典以熟悉其制度和风俗,并了解其他希腊城邦的法律。他们抄录了“梭伦法”,回国后参与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这一记载反映了 A.希腊各城邦文化的优越 B.罗马法的包容特征 C.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 D.十二铜表法的来源 12.公元8-9世纪,阿拉伯人大规模地将其他文明的古代文献翻译成阿拉伯语。到了14世纪,其中的一些文献已陆续传到欧洲。这为. A.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 B.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C.启蒙运动提供了依据 D.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13.19世纪60年代,英语逐渐取代荷兰语,成为日本知识分子使用的主要西方语言。1867年后,日本对词典的编纂渐趋重视,出版了大批高质量的英日、法日、俄日、德日等词典。这表明,日本向西方的学习 A.以文化交流为主要途径, B.以外语学习为重要内容 C.受到了欧洲列强的牵制 D.着眼于吸收各国的长处 14.1884年,美国某公司推出一则主题为“给非洲带去文明”的香皂广告。此后近30年间,该公司的广告经常宣称,使用其香皂可以让非洲人皮肤变白,变得文明。同时期,法国和希腊的老牌香皂公司也声称其产品能“让黑人变白”。这主要体现了西方 A.推广欧美生活方式 B.存在着固有的种族偏见 C.重视争夺非洲市场 D.旨在推动非洲文明进步 15.图3为1949年2月美国报纸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日本被描绘成“还没有能力独立行走”的发条玩具男孩形象。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A.日本成为美国争霸的工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