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闺中人的对象;二、“怨”之原因 ;三、常见意象;
1、表现对游子(丈夫)的苦苦相思,对丈夫的关切牵挂担忧,对团聚的渴望;
2、抒发别离苦情、寂寞孤独(少女怀春,思念情人,不得宠幸,无缘爱情)的情绪。
3、描写青春易逝、美人迟暮的忧伤 。
4、抒发了对战争的厌恶,对朝廷的控诉。
5、表现宫中女子对青春消磨、自由被禁、遭人冷落的怨恨(伤春悲秋,夫妻分离,年华空老,孤苦无依,无人关怀)和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引起的伤情。
; 1、以相思寓_____________
2、以美人迟暮寓______________
3、以空闺寂寞寓_______
4、以冷落被弃寓_________;(一)浓重的感伤色调
相思别离、色衰爱弛、“君恩无常”“妾身薄命”等
(二)细腻的心理描写
除了心理独白,还往往通过情态、动作等细节描写来刻画抒情女主人公的心理。
(三)强烈的人、物对比(衬托)
人的不自由与物的自由、人的形单影只与物的成双成对
“春来却羡庭花落,得逐晴风出禁墙”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四)突出的情、景描写
常用手法还有: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对比衬托、烘托、渲染、虚实结合等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闺思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 施肩吾
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尘生。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回文机:织璇玑图的布机。前秦符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宛转循环,词意凄婉。
(1)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诗歌思想内容小结:
鉴赏诗歌的情感要从多角度
(1)抓住诗题、作者
(2)抓住关键词
(3)抓住题材类型
(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
(5)抓住典型意象
(6)抓住注释
入手,每一个角度要相互关联,不能孤立对待。
;(一)提炼情感主旨。
①直陈式:要求直接答出整诗的思想感情。
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题模式:概括表达的情感。
②“直陈+简述”式:不仅要求说出来,而且要求分析怎么得出来的。
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题模式:
步骤一:概括表达的情感;
步骤二:分析诗歌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方法和过程);;;(三)分析情感变化
(2014·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答: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怎样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
答题思路:
①切分诗歌的层次;
②体会每一层次中诗人的情感;
③将这些微妙的情感贯穿起来,体会出诗人的情感变化。;规范答题
;评价古代诗歌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表达出的自己对人和事的看法、倾向以及人生志趣或感悟。它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等。
所谓“评价”, 是在分析概括之上的审视,即是在把握诗歌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诗歌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等。另外,还须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评价时允许考生有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一、常见的设问方式及答题模式:
1、……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一种模式:第一步,旗帜鲜明表态,不能模棱两可。第二步,抓住诗句具体分析一句一句说。第三步,要有一个归纳总结,扣住古人评价要点。
2、这首诗体现了XX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文本分析。
第二种模式:第一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二步,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3、诗人对XX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4、这首诗体现了XX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你如何看待这种态度?
第三种模式:第一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二步,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第三步,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答题要领:
1、体悟要深入:
2、分析要细致:①要紧扣原诗的内容。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②
文档评论(0)